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導學案
9,結合書下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
學習•研討
(四) 導入。
(五) 自主學習反饋:展示交流“預習導學”1~8。
(六) 合作探究。
1、《鄭人買履》中“操” “持” “取”都是“拿” 的意思,你能說出它們之間的意義和用法有什么區別嗎?
2、《刻舟求劍》的故事為什么要詳寫“刻記號”這一細節?
3、這兩則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4、這兩則寓言中的“鄭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點?你認為現實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人?
5、這兩則寓言有什么現實意義呢?
延伸拓展
1、填上合適的字組成成語。
( )人摸象 ( )人憂天 ( )人尋味
( )人之危 ( )人相輕 ( )人師表
( )人君子 ( )人買履 ( )人深省
( )人頭地 ( )人心弦 ( )人唯親
( )人善任 ( )人窒息 ( )人而異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北人①生不識菱②者,仕于南方。席上啖③菱,并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釋】①北人:北方人 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溫暖和充足陽光,盛產于我國中部和南部。果實有硬殼,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③啖:吃。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仕于南方( )
②席上啖菱( )
③或曰:“啖菱須去殼。”( )
④欲以清熱( )
(2)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3)從這則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3、同步導學:能力提升、中考之窗。
安恩和奶牛
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作品,了解主人公關懷動物,重視它們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多角度體會小說主題。
2. 復述故事,體會小說構思的精巧,了解懸念手法的作用。
3. 學習小說的描寫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寫與小說情節和主題的關系。
學習重點難點:
1.小說主題的多角度分析。
2. 小說的三要素:人物、環境、情節的把握。
學習課時:
教法設計:朗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