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認識新自我”教學計劃及教案
學生活動:分組活動,介紹自己近一兩年來在習慣、性格、學識、能力等方面的變化。
習慣方面的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識方面的增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方面的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方面的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結出:每個人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自身的優點、缺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過不斷改正缺點來完善自己。
(二)認識自我的途徑(板書)
學生活動:先分組活動,各組由一名同學負責,每位同學先將前面填過的優點缺點表格展示給大家,其他同學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意見。每位同學對比自己眼中的“我”和別人眼中的“我”有何不同。然后各組將結果在全班內交流,再由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通過此活動,讓學生了解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
1、通過自我觀察認識自己。
2、通過他人了解自己。
3、通過集體了解自己。
每位同學記錄活動結果,全面認識自己。并以此為參考,經常自我檢查,努力保持和發揮優勢,改進不足,不斷更新和完善自我。請記住,認識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礦,擁有自信、自主、自愛,你就一定能夠在自己的人生中展出現應有的風采。
小結:
第八課時 學會調控情緒
教學目標:了解潛能的內容、作用以及發現自己潛能的重要性。掌握發掘自己潛能的幾種重要途徑。提高發現潛能、拓展潛能克服困難的能力,從而提高生存能力。
重點:懂得每個人都具有潛能的依據以及開發潛能的科學方法/
難點:發掘潛能從而提高生存能力。
導入新課:
情緒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言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保持良好的情緒,擁有一個愉快的心情,那么,情緒能調節嗎?如何培養和保持良好的情緒?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學會調控情緒(板書)
(一)情緒是可以調適的(板書)
活動
1:學生看教材上的圖片,討論:對同樣的事情,為什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緒表現?
總結出:情緒與個人的態度是緊密相連的。
同樣一件事,會因所持的人生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要想積極地對待生活,應該改變自己的觀念,使自己能夠以樂觀的態度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另外,生活的視角也需要調整。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攝像機,隨時拍攝生活的各個場面,如果不調整“拍攝”的視角,總是悲觀地盯著生活中的陰暗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會感到煩躁、憂愁、焦慮,許多不良情緒就會產生。如果你能夠關注生活中積極的、美好的一面,你就會從中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從而使你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樂觀的生活態度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舉例:文革中趙忠祥被下入到“五•七”干校勞動改造一年半,從中央電臺下轉到干校勞動,而且是純粹的體力勞動,趙忠祥不僅感到辛苦,而且時常覺得委屈。然而,更為糟糕的是,他剛適應農活兒的時候,干校領導又讓他離開集體勞動,一個人去喂50頭豬,又臟又累,一天忙到個不停。那個年代,委屈不滿解決不了問題,面對困境,趙忠祥反而安心了。喂完豬后,他堅持讀《魯迅全集》,以一種開朗樂觀的心境去對待環境。他相信,終有一天黨會給他一個公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