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人教版)
三、總結升華
1、播放《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2、大家哼唱。
四、課外拓展
1、課外了解社區的歷史遺跡,到時講給大家聽。
2、大膽想象,設計你心目中的社區。
3、完成自己小區的示意圖。(可以用照片拼貼的方式)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1、通過走訪社區中對社會有特殊貢獻的人,激發學生對自己所居住的社區的自豪感,增強社區的凝聚力。
2、通過描繪社區的明天,讓學生堅信社區的明天會更好。
一、激趣導入
1、展示學生完成的社區示意圖。交流反饋。
2、在社區里,總有一些歷史上的名人,為我們大家做出了許多的貢獻。例如茅以升爺爺,課件出示名人“茅以升”的畫像及錢塘江大橋(師簡介)
3、“社區的今天是美好的,社區的歷史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你知道咱們社區有哪些歷史遺跡和歷史名人嗎?”
二、了解歷史
1、了解社區里的歷史遺跡、歷史名人2、除了這些名人以外,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默默無聞的人,都對咱們的社區有很多的貢獻,即便是社區中的一位普通居民,也在為社區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老師身邊就有這么一個人。”
(1)自由讀讀。(出示文字及圖片資料:一個對社區有貢獻的人)
(2)四人小組交流課前調查采訪的情況,比一比“誰有一雙黃金眼”?
(3)上臺交流,你了解到的對社區有貢獻的人(可出示相關資料)
(4)談感受
三、暢想未來
1、觀賞國內外優秀社區圖片,說說他們哪里值得我們學習。
2、四人小組討論,可以運用文字、圖或其他方式把心中理想的社區展現出來。
3、評選最佳設計圖
(1)學生展示,并進行介紹。(包括:設計的特色,設計的意圖等等)
(2)教師和學生一起點評。
4、展示自己的設計(課件出示同學們的作品)
四、課后延伸:描繪理想中的社區。
附板書:
4、走進社區
我生活的社區
理想中的社區
1、我的家鄉在哪里
教學目的:
1、初步辨認地圖上的方向、簡單認識圖例。
2、學生能以地圖為工具認識自己家鄉的地理位置,知道家鄉所屬的行政區。
3、在地圖上查找本地(社區、縣、市)、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
4、了解書信的一般常識,使學生萌發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夠認識自己的家鄉,并能夠正確地向別人介紹家鄉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學難點:知道思念親人,想念家鄉,是愛家鄉的表現。
教學準備:教師:課件
學生:學生準備彩筆,剪刀膠水、信封。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1、初步辨認地圖上的方向、簡單認識圖例。
2、學生能以地圖為工具認識自己家鄉的地理位置,知道家鄉所屬的行政區。
3、在地圖上查找本地(社區、縣、市)、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一、介紹我的家鄉
(一)情景導入:說說我的家鄉(錄象)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不,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四位小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聽聽他們的自我介紹吧!
2、現在輪到你了,你該怎么介紹自己?用錄象中的樣子介紹,同時可以結合自己的想法(全班介紹)(師板書介紹中的省份:浙江……)
(二)課文學習:找找我的家鄉
1、在同學們的眼里,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家鄉是美麗的。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家鄉都懷著一種深深的眷戀之情,每個人都熱愛著自己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