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思品 慶元旦,迎春節 教案
活動拓展:
課后開展“畫賀卡,傳祝福”活動,組織學生把賀卡送給學科老師或家人,也可以寄給貧困地區的同齡人或“手拉手”的小伙伴。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迎春節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有關春節的風俗趣事的圖片、一張“福”字、對聯。
2.學生課前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年”的傳說,收集有關春節的風俗趣事和對聯。
活動過程:
1.數一數:農歷的新年是什么日子?今年的春節離新年之間有多少天?我國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的?
2.講一講:為什么人們把過春節叫做過年呢?哪些地區春節喜歡包餃子吃?說一副有關春節的對聯。
3.教師小結:我國農歷的新年就是傳統的春節。春節一般是從農歷三十開始,這一天又叫大年三十,這天里家家戶戶都要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包餃子、放煙花來慶祝。從大年初一開始至正月十五,大家開始燃放鞭炮、相互拜年、逛廟會、看花燈。
4.猜一猜:過年時人們為什么倒貼“福”字。
5.小組比賽:你還知道哪些過年的風俗?采用積分或插紅旗的方法,看哪個小組收集的資料多。
6.模擬表演:快快樂樂過春節。
自由分組,表演過春節的情景。
7.記者采訪:你們家過年都有哪些活動?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說說在活動中應該注意什么?春節活動中你準備為長輩做些什么呢?給長輩拜年時準備說些什么?
8.教師小結要點:拜年時要尊重長輩,講究文明禮貌;活動時要注意安全,特別是燃放煙花時要注意防火和人身安全。
活動拓展:
1.可開展“春節趣事多”活動,讓孩子們交流自己在春節時的趣事。
2.開展“家鄉的春節”圖畫、文字展,讓孩子們感受家鄉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