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不同地區 不同生活
第11課不同地區 不同生活
本課教學目標: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不同地區的不同的地形,地貌。
2.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不同地區的不同的氣候特征,溫度和干濕地區的分布。
3.通過探究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增進民族團結。
第1課時
一、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二、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了解我國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
1.師:展示課件(小華來到祖國各地旅游,第一站,四川。)
播放以歌曲《辣妹子》為背景音樂,畫面展示為四川地區風俗的課件。
2.師:同學們,小華來到哪里旅游?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們? (生答)
3.師:是啊,這是四川的民歌,從這首歌的歌詞和畫面來看,我們可以看出四川地區的人們很喜歡吃辣椒。
4.師:那么,同學們知不知道她們為什么喜歡吃辣椒呢? (生答)
5.師:你們喜歡吃辣椒嗎? 為什么? (生自由發言)
6.(多媒體演示本地區的衣、食、住、行特色)
7.師:很好!看來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那么大家是否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人們的生活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生答)
8.師:大家說的都有沒錯,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所以人們的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差異也就特別的明顯。因此我們應尊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人們不同的生活習慣。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以學生熟悉、喜愛的歌曲《辣妹子》為背景音樂,展示四川地區風俗,打破單一、呆板、嚴肅的課堂模式,努力創造開放、互動、活潑的教學情景,營造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主動、自然、愉快地接受學習。)
(二)放眼全國,認識我國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
1.課件展示: 第二站:小華來到江南水鄉。
播放以歌曲《太湖美》為背景音樂,畫面展示為江南水鄉的景色。
2.師:小華來到 了什么地方?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答)
3.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的江南水鄉。請同學們講講我們自己生活的地方,進一步了解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
4.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江南水鄉景色的多媒體課件。
5.課件展示:第三站:小華來到青藏高原布達拉宮。
播放以歌曲《青藏高原》為背景音樂,畫面展示為青藏高原的景色。
6.師:小華又來到了什么地方?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
7.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差別很大,人們的生活與所處的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8.導致生活習慣不同原因是自然條件的不同。那么,導致自然條件不同,又有哪些因素呢?
(學生討論)
9.師: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些詞語?
(多媒體出示“高原”,“平原”,“盆地”)
10.師:那么什么是“高原”,“平原”和“盆地”?
11.師: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回放小華來到第三站:青藏高原。小華又來到第四站: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五站四川盆地,主要展示各地區的地形地貌)
12.師:下面老師要來考考大家了,看看哪些同學課外知識特別豐富。
課件出示:
(1)我國的主要高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