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分析
2、在研究中,大家還有沒有重大發(fā)現(xiàn),讓我們分享一下?(學生可能發(fā)現(xiàn)“過多的可溶性物質放入水中,可能會出現(xiàn)沉淀現(xiàn)象”、“使用玻璃棒攪拌會加快溶解”。此時,老師引導學生圍繞“過多的可溶性物質放入水中會怎樣?”、“怎樣加快溶解”讓學生深度探究。學生實驗探究,教師巡回各小組指導,學生將食鹽不斷放入,發(fā)現(xiàn)開始時食鹽溶解了,后來食鹽沉淀了,通過討論可以得出: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由此可以想到“有些物質在水中的溶解也是有限度的”。針對“怎樣加快溶解”,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桌上的燒杯、溫水、冷水、玻璃棒、肥皂、糖塊、小錘等材料自主設計三種有對比度的實驗,得出用玻璃棒攪拌、用溫度高的水做實驗、將可溶解的物質顆粒變小都可以加快溶解。)
六、課堂評價,問題結課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誰來評價一下,小組同學及老師的表現(xiàn)?你們還想研究哪些問題?
第五課 怎樣加快溶解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探索“怎樣加快溶解”的過程中經歷“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的科學探究過程。
2、引導學生在“哪一塊食鹽溶解得快”的活動中,經歷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探究過程,并認識影響物體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幾個因素。
3、引導學生在研究活動中大膽設想,精心設計,并能控制實驗條件,用對比法的原理進行科學的驗證過程。
教學重難點:
1、經歷利用對比的方法驗證肥皂溶解速度變化的探究過程。
2、明確實驗中的變量和不變量,經歷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探究過程。
教學準備:
(小組用)筷子、玻璃杯、熱水和冷水、小刀、糖塊、肥皂、表、食鹽、湯匙、水槽等。
預習:
準備味精、肥皂塊、筷子、小錘子等。
導學: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探索。
1、出示一杯純凈水,請一位學生上來喝一喝,說說水的味道。
2、在純凈水中加入兩個糖塊,馬上讓這位學生再喝一喝,說說現(xiàn)在水的味道。
3、教師設問:加了兩塊糖,水為什么還不是很甜呢?
4、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師提出探究的任務:你有什么辦法能加快糖塊在水中的溶解呢?師隨機板書課題:怎樣加快溶解
6、學生提出自己的方法,教師板書:攪拌、加熱(熱水)、切碎、……
二、探究哪塊糖溶解得快
1、教師設問:你們提到的方法真的都能加快糖塊溶解的速度嗎?你有辦法讓人信服呢?
2、學生提出自己的設想。
3、教師設問:如果把熱水、攪拌和切碎幾種方法綜合起來實驗,能說明每種方法都有加快糖溶解速度的作用嗎?
4、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師再設問:要看清每種方法是否加快了溶解,加快了多少時間?你們覺得還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6、學生小組討論。
7、學生交流,提出要用冷水與熱水、攪拌與不攪拌、切碎與不切碎的對比方法。
8、引導學生注意對比實驗中的注意點。
(1)、教師設問:比方冷水與熱水的對比實驗中,你們認為哪些條件要相同,哪些條件必須不同呢?
(2)、學生討論,并提出自己的設想。
(3)、教師再次設問:另外兩個對比實驗中,你們認為哪些條件要相同,哪些條件必須不同呢?
9、在選擇基礎上協(xié)調成4個組做攪拌與不攪拌的比較;4個組做切碎與不切碎的比較;4個組做熱水與冷水的比較。教師巡回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