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導學案1(青島版)
進行提問:想知道一共有幾塊模塊怎樣列算式?
2、學生回答:3+3+3=9(塊)
3、說說算法:一共有三組,每組有三個。
二、鞏固練習。
(一)練習第三題:數一數,算一算。
1、讓學生數數圖中水果的個數。
2、列出相應算式。
3、找學生說說算法。
(二)練習第四題:小雞種禾苗。
1、先讓學生觀察圖,自己說說圖意(個性設計)
2、小組交流圖意,獨立列出算式。
3、集體交流
4、教師提示;禾苗有多少棵?可以有幾種算法?
5、提示算法多樣化:不同的觀察角度有不同的算法,同學們一定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三)練習第五題:洗照片(講解法)
1、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什么?
2、小組交流圖意,教師加以指導。
3、獨立列出算式。
4、集體交流。
5、教師講解:一共有三張照片,每張照片上有三個人,每人洗一張照片。
(四)練習第六題:找規律、涂顏色。
1、先讓學生鞏固復習單數、雙數。
2、讓學生觀察圖,自己說說圖意。
3、獨立列出算式。
4、集體交流。
三、補充練習。
1、利用投影出示電腦圖,讓學生仔細看圖。
2、組織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四、布置作業
完成基礎訓練。
五、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六、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簡便。
教學反思:在這節練習課中,我采用了同桌合作,小組討論交流,交換學具的個數等形式,反復進行練習,不僅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幾個幾連加運算的基礎,還進一步理解了乘法算式的意義。
3課題 變葫蘆---乘法的初步認識
信息窗解讀:這幅情景圖是第一個信息窗的繼續和發展,呈現的是魔術師變葫蘆的情景。圖中的信息有:8串葫蘆,每串5個;3個籠子,每個籠子里有4只小鳥;4盞聚光燈,每盞燈有6只燈泡……情境創設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乘法意義的學習。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借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3.體驗乘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個性化學習及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4.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現實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探究使學生理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
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加法和乘法間的轉化。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劉謙的魔術表演嗎?魔術表演不僅非常神奇,在魔術表演的過程中還隱藏著很多數學知識呢,我們今天就來一起研究隱藏在魔術表演中的數學問題。
2、學生觀察信息窗,搜集有關信息。
師:從舞臺上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3、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師:看魔術師的表演,你能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交流根據信息提出的數學問題。
二、師生合作探究。
1、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瑣:魔術師變出了這么多寶葫蘆,在列式計算時你有什么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