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減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1、 想想做做1:口算給同桌聽,每人口算兩組題,一個回答,另一個判斷正誤。
2、 想想做做2、3:先跟同桌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練習解答。
3、 想想做做4:
(1) 理解題意;“這是第2卷,還可以再拍6張”是什么意思,你能換句話說一說嗎?
(2) 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
4、 想想做做5:
(1) 學生獨立解答。
(2) 指明回答,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5、 想想做做6:
(1) 引導學生觀察圖,說說從圖上知道了什么?
(2) 體溫: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答自己的問題?
(3) 在班內交流自己的提問并可以指名某個同學解答自己的提問,由大家判斷對錯。
四、總結評價,點撥方法:
談話:今天,小朋友們學習了什么?你能說說怎么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嗎?今天接的實際問題比較復雜,需要兩步計算,關鍵是確定先算什么。可以從問題出發思考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兩個條件,如果哪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就要把它先算出來。也可以從條件出發,根據已知的條件想一想能先求出什么,再接著往下算。
教學板書:
猴媽媽:3筐,每筐12個
小猴:6個
(1)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2)猴媽媽比小猴多采多少個?
12×3=36(個) 12×3=36(個)
36+6=42(個) 36-6=30(個)
練習七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乘的口算和筆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 加深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認識,教熟練地解決乘加、乘減的實際問題,初步具有數學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體會學習數學的作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讓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難點: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并在具體的情境中正確地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資源:數學卡片(口算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好,數學樂園又向那么開放啦,你們想去游玩嗎?去數學樂園得闖過三關,你有這個信心嗎?
二、知識梳理:
(巧過第一關)
1、 練習六第1題:
(1) 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口答結果,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2) 集體練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2、“我比電腦算得快”:
補充一些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乘法口算,讓學生快速搶答。
(爭過第二關)
3、練習六第2題:
(1) 學生獨立練習,指名4位學生板演。
(2) 集體交流,請板演的學生說說怎樣想的?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
(3) 思考:筆算乘法和口算乘法有什么聯系?
三、實際應用:
(勇過第三關)
1、 練習六第3題:
談話:體育課上,同學們玩得可開心啦!你們瞧:
(1) 學生觀察圖,說說從圖上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3) 指名匯報,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是怎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