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第四單元 表內乘法(一)第四課時 乘 加 乘 減
學習內容:二年級上冊第56頁目標預設:
1、聯系實際,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會列乘加、乘減式題,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和算理,并會正確進行計算。
2、在合作探究活動中,初步學會從不同的數學角度觀察思考問題,感受解決實際問題的不同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學習重點:理解和掌握乘加、乘減式題計算方法和算理,并會正確進行計算
學習難點:感受解決實際問題的不同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每生一份蘋果圖
預設流程:
環節教師引導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談話導入1、電腦演示:小熊種了4棵玉米,每棵都結了好多玉米棒。小熊數來數去怎么也數不清。小朋友,你能幫小熊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玉米棒嗎?2、學生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提問:你是怎么數的?說說你的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將算式列在黑板上:4×3=12,3×4=12,3+3+3+3=12,4+4+4=123、小結:要算一共有多少個玉米棒,小朋友們列出了這么多不同的算式,可見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多思考,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 2、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4×3=12,3×4=12,3+3+3+3=12,4+4+4=12 橫著一排一排數學生充分觀察圖,教師讓學生盡情的說,但不限制學生的說法,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這樣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探究新知1、電腦演示:小熊掰了一個玉米棒高高興興地走了。現在還剩幾個玉米棒呢?小朋友,你愿意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嗎?2、2、小組合作探究。3、全班互相交流。(1)你們都列出了哪些算式?哪個小組愿意來匯報匯報。小組匯報各種方法,師有意識分類進行板書。(2)你看懂得這些算式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4、討論,比較(1)比一比,第一排的算式和第二排的算式有什么不同?(2)猜一猜,像3×3+2=11這樣的算式叫做什么算式呢?4×3-1=11這樣的算式又叫什么算式呢?(3)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內容。(板書:乘加,乘減)5、探究乘加、乘減計算方法。(1)觀察算式,說說4×3-1=11這個算式在計算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3+2=11呢?(2)誰能來歸納一下乘加、乘減算式的計算方法?2、學生仔細觀察圖,想想可以怎么列式,在小組里互相說說,3、小組匯報方法:12-1=11 3+3+3+2=11 4+4+3=11 4×3-1=11 3×4-1=12 3×3+2=11 4×2+3=11……4、討論得到:第一排是連加,加減混合;第二算式里有乘有加,有乘有減。第二排算式的想法和第一排差不多,但比第一排的方法要簡單。 5、計算方法:先算乘,再算加或減。 通過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使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然后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思想。三鞏固拓展第一關:1、看圖寫算式。交流: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誰還有不同的想法?第二關:算算寫寫5×3-2= 4×3+3= 2×3-3= 4×4-4=交流:你有什么發現?第三關:想想寫寫第58頁練習十一第6題。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你們有幾種方法?第四關、圈圈寫寫數一數這里一共有幾個蘋果?先動手圈一圈,再列出算式。1、學生看圖寫算式,并匯報:3+3+3+3+23×4+23×5-1 …… 2、學生計算,交流自己發現什么。 3、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4、學生先動手圈一圈,再列出算式計算。設計小動物開聯歡會的情境,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基本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意義,知識得到了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