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7》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想根據文本特點(《拍手歌》是孩子們熟悉、喜歡的游戲形式,孩子的朗讀興趣很濃。)和農村小學的學生的學情特點(課外積累閱讀較少、缺乏查找資料的資源、家長少參與),本課盡量以文本為載體為例子,培養學生的識字、讀書的方法,并在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二、教材分析《識字7》以“拍手歌”的形式,為小朋友描繪了大自然中動物們自由生活的情景,同時揭示了“人和動物是朋友,保護動物是大事”的道理。課文內容生動、活潑,富于情趣,節奏感強,適于朗讀。拍手歌的形式也為課堂活動的組織提供了很好的載體。三、學情分析《拍手歌》是孩子們熟悉、喜歡的游戲形式,孩子的朗讀興趣很濃。充分認識到文本對孩子的吸引力,讓孩子在快樂的朗讀、背誦中感受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家園以及動物和人類的互相依存,應該是水到渠成的。本課要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這是教學的重點,充分地利用孩子生活、學習中識字的經驗,在原有識字水平上展開教學,突破難點,提高識字能力,注重有效教學。四、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自主學習,樂于與他人合作,促進語言積累。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孩子們喜歡動物的情感,產生保護動物的愿望。五、重點難點重點: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難點:寫好“保護”兩字,注意左右結構漢字的書寫特點。六、教學策略與手段在單調冗長的識字過程中,簡單機械、枯燥無味的教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學生最容易產生疲勞,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實踐中,我注意結合兒童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保持學生識字的熱情,增強識記效果。七、課前準備寫含有本課8個生字的自編的句子的小黑板;生字卡片。八、教學過程第 一 課 時教學設計鄉鎮意見教師體會(一)謎語激趣,導入課文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位動物朋友,想認識它們嗎?(想)1、那你就先來猜一猜:花冠頭上戴,錦袍披身上,尾巴象扇子,展開很漂亮。生猜:孔雀。(黑板上展示“孔雀圖”,引導學生看圖。)(1)你覺得孔雀漂亮嗎?(漂亮)哪兒漂亮?(尾巴)(2)這么美的孔雀,我們來叫叫它吧。生齊讀“孔雀”。(3)你能給“孔”找找朋友嗎?(鼻孔、毛孔、小孔)(4)看老師板書“雀”,你有什么辦法記住“雀”嗎?生1:上面的“小”去勾,下面是“誰”去掉言字旁。生2:“誰”的言字旁換成“小”小結:剛才,我們用同一種辦法記住了它,一起來念念。生齊讀。2、我們再來認識一個新朋友:棲息沼澤和田頭,隨著季節南北走,隊列排成人字形,紀律自覺能遵守。(生猜:大雁)(1)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它會隨著季節南北走。生2:他也能排成人字形的隊伍。(2)排成隊伍的就叫雁群。(黑板上展示雁群圖)引導學生看老師板書:“雁”。(點評:孩子們喜歡動物,愿意和動物交朋友,喜歡猜謎語,喜歡新奇、有趣、神秘的事物。正考慮了孩子的這一心理特點,課的開頭以介紹兩位動物朋友以及用猜謎語的方式引領孩子進入了一個讓他們感到有趣、好奇的氛圍里。在這樣的情境中,小朋友在快樂的“生活”中讀準了“孔雀”的讀音,認讀了生字“孔、雀、雁”并了解“孔雀、大雁”的有關特點。在這樣的課堂氛圍里,學生必然會產生一種不可遏止的學習熱情。) (二)趣味識字小朋友真聰明!孔雀和大雁可高興了,他們還要帶我們去認識更多的森林里的新朋友呢,瞧,他們來了!1、黑板上展示詞語:yīng yàn ling lí hǔ xióng jǐn雄鷹 雁群 百靈 黃鸝 老虎 熊貓 錦雞)認識它們的就趕緊叫出他們的名字吧!生自由地讀詞——指名讀,隨機指導yīng jǐn ling前后鼻音的正確朗讀——齊讀兩遍2、隱去動物上面的拼音,我們再來叫叫這些動物名。 3、孩子們,看得出來,你們不但喜歡猜謎語,還會編謎語,那我們就來一起猜謎語,好不好? 小牛戴帽子──牢。 一只美麗的鳥──鸝。 女孩喜歡做游戲──嬉。 火燒的山倒了──靈。 手拿戶口本──護。 兩個小人走獨木──叢。 你們真是太聰明了,有一位孩子跟你們一樣聰明,也非常喜歡動物,他根據大自然中動物的特點編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拍手歌,你們想讀嗎?打開課本讀讀,就藏在課本122頁。(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段的教學重點。教學中應該努力挖掘學生的識字經驗,采用多形式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合作識字,促進學生識字能力提高。)(三)朗讀感受語言規律這是一首拍手歌。1、教師范讀,學生拍手輕輕跟讀,感悟朗讀流利、富有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