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3
20下雨啦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過程與方法:1、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能夠邊讀邊想象詩中的情景。感悟課文意境的美,體會小雨點和孩子們的快樂。2、 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3、引導學生學習課外讀物,擴大學生閱讀量,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充分感受文章字里行間滲透的美與快樂。2、增進孩子對閱讀的喜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體會文字美、語言美。策略方法:1、資料的收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結合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和知識水平來進行。課前收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十分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就可根據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教學。并且在課堂上能夠很好的體現師生互動這一理念。2、感情朗讀對課文內容的充分讀,就是對課文內容的再一次理解,讓孩子在讀時,把自己的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課文內容的情感宣泄都從讀中表現出來,讓學生的感情,在讀中得到進一步的升華。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語文教學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為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感情,更是讓學生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了解祖國。因此,課外有關內容的閱讀,有利于豐富孩子的知識面。(教師提供的書刊《童年書架》、《365夜》等)課前準備:1、與本課有關的生字、生詞卡片,學生收集的有關資料。2、多媒體課件(1-2自然段)、音樂磁帶教學過程:
教師與學生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下雨嗎?你知道下雨前什么小動物會來給我們報信嗎?天空會變得怎樣呀?”(學生根據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回答)2、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呀!你們看!”(出示課件1、2自然段)3、師:“原來要下雨了!”(板書題目)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入手,充分調動學生感官,參與學習,喜歡搜集、喜歡和同學們交流,養成課前搜集的好習慣,為更好的學習課文、進入學習狀態打基礎。用動畫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性,能讓學生樂于學習課文。1、師:“你知道下雨后都發生了什么動人的事嗎?請同學們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一下吧!”2、指名讀課文,小組內讀課文。(發揮學生的評價方式)3、教師檢查認字情況。(1)出示詞語卡片。螞蟻、搬家、喝醉歪歪斜斜、匯集、流淌、石階、柏油、溜光、涼鞋(2)指名讀詞語、小組內讀詞語、開火車讀。(3)全班共同解決不明白的詞語。(在理解詞語的時候可以做動作、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理解等)4、師:“看來,同學們的想象力真夠豐富的!你你知道課文中誰最快樂嗎?”(同學們可能回答:l 我覺得螞蟻、燕子和雨兒快樂;l 我覺得小雨點最快樂;l 我覺得孩子們最快樂;讓孩子在自己喜歡的方式中認生字,可以提高認字的效率,培養孩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