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
如:這只公雞很美麗,因為它有“大紅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黃腳。”又如:這只公雞自己以為它很美麗,所以很得意。引出“得意洋洋”。在此理解。(指導感情朗讀。)過渡:這只外表美麗,內心卻很驕傲的公雞時時處處都想表現自己的美麗,所以它去找動物們比美。公雞先后到過哪些地方?找誰比美?學生回答:啄木鳥、蜜蜂、青蛙。教師隨即貼出三種小動物的圖片。公雞找啄木鳥怎樣比美?結果如何?請同學們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場景讀一讀。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部分,選擇同伴進行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感受。談完感受后再進行感情朗讀,注意指導三種小動物“冷冷”的語氣。師:讀到這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預設學生提出疑問:1、三種小動物對公雞的態度很冷淡,為什么公雞還唱著歌大搖大擺地走了?(解決此問題時,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此時公雞的驕傲與得意。)2、聽了老馬的話,公雞改變了嗎?它變的什么樣了?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師進行知識拓展:啄木鳥的長嘴巴有什么用?蜜蜂的鼓眼睛和青蛙的大肚皮呢?(啄木鳥的長嘴巴可以伸進樹洞里,伸出舌頭去捉蟲子,給老樹治病。蜜蜂的鼓眼睛可以辨別方向,識別花的顏色和形狀。青蛙肚皮大,裝的害蟲就多。)教師總結全文,對比公雞前后的變化。這只公雞確實是一只美麗的公雞。它長得漂亮,外表美;虛心接受意見,改正錯誤內心美;幫助人們做事行為美。我想現在它的語言也一定很美。如果再遇到它的小伙伴們,它一定會有禮貌地跟它們打招呼。(出示幻燈片,池塘邊的樹枝上停著一只小蜻蜒。)師:公雞什么時間,來到哪兒?看見誰,他們會講些什么?請同桌互相討論。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口語交際。學生自主探究理解課文內容,代替了傳統教學中教師逐段地給學生講解。把學習的主動權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在充分的個性朗讀中,體驗文中的感情。拓寬知識面,動物的各種器官和它發揮的作用密切相連。在理解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深化主題,進行對話訓練。把發展語言和訓練思維結為一體。 拓展延伸師:鼓勵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詞語,一會兒我們共同欣賞。師抓住“得意洋洋”、“大搖大擺”說明這兩個詞是成語,你還知道哪些成語?學生自由說出自己知道的成語。(課下記在你的小本本上,這是你的收獲呀!)詞語積累為以后的寫作、口語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指導書寫1、 了解生字的字型、字音、字意。2、小組討論如何能很快記住這些字。3、在田字格中怎樣占格才漂亮,小組交流后描紅、寫字注意字的結構在同學的配合和老師的幫助下學會生字,注意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15 小馬過河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 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多音字“沒”。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將一講。
過程與方法:
1、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識記生字。
2、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通過反復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
運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感悟“遇事要多動腦筋,要實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