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 電教案
1、在材料盤中為學生提供20種供檢測的材料,一張“我們的檢測記錄”表。
2、在檢測前,要求學生對每一種物體是否可以使小燈泡發亮做出預測,然后進行嘗試實驗,并做好檢測記錄。(活動中,要關注每組學生活動的參與性、興趣的持久性,鼓勵他們學會合作。)
3、待所有的檢測都完成后,各組整理分析檢測的結果。
4、表達與交流:哪些物體能使小燈泡發亮,哪些物體不能使小燈泡發亮。
5、在觀察的基礎上對20種物體進行分類,并從分類中發現一定的規律,由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做出自己的描述。(說明:對插頭、卷筆刀等復雜物體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識別,知道許多物體構成復雜,有的部分能使小燈泡發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燈泡發光。我們常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四、討論教室電器設備的絕緣措施和進行安全用電教育。
1、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里哪些設施是絕緣體做的,哪些是導體做的。
2、描述絕緣材料的用處,理解各種材料的作用。提醒學生要好好保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注意安全用電。
3、概括: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
板書設計:
5、導體與絕緣體
導體 導電性
絕緣體
安全用電
6、做個小開關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開關可以用來連接或斷開電路,控制電路中電器元件的工作狀態。
2、開關有的地方需要用導體來做,而有的地方必須用絕緣體來做。
過程與方法:
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觀察手電筒的開關
【教學難點】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
【教學準備】
為每個小組準備:一只手電筒和相應的干電池,軟木塊(橡皮)一塊、圖釘兩個、曲別針一個,小燈泡一個,小燈座一個、電池盒一個、電池一節,導線若干,紅燈、綠燈和黃燈各1個。
【教學過程】
一、觀察手電筒:
1、觀察組成手電筒的各種材料。
討論:在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導體,有些地方要用絕緣體?
2、觀察手電筒的構造。
思考:電池和小燈泡是怎樣安裝的?電路中電流的路徑是怎樣的?試著標出電流的路徑。
3、觀察手電筒的開關。
觀察并操作手電筒的開關,體驗開關是怎樣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的。(教科書提供了一張手電筒內部構造的電路圖,圖中表示的是電路斷開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如果手電筒的電路是通的,圖上的開關該怎樣表示?畫一畫電流是如何從電池的一端通過開關和小燈泡回到電池另一端的。)
二、做個小開關:
1、給每一組一個斷開的電路,討論怎樣設計一個開關。
重點討論:用什么材料來做,怎樣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
2、利用身邊的材料,討論并設計制作一個小開關,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3、利用每組準備好的材料,小組合作制作一個能交叉控制紅綠燈的電路。推測一下,什么時候紅燈亮,什么時候綠燈亮。(活動目的:用一個開關來控制紅綠燈的亮與滅。)
4、如果要在紅燈變綠燈、綠燈變紅燈的中間亮起一盞黃燈的話,應該怎么辦?(方法:在一個開關控制兩個電路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電路,用一個開關控制三個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