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我不太贊同你的觀點,我認為……
●……同學,我可以給你補充一下嗎?
●這個問題我還沒想好,誰能幫我一下?
●謝謝你的合作!
●這是我個人的意見,僅供大家參考。
●老師,我不太贊同您的觀點。
●這是我們小組共同研究的結果。
●這是我查到的一些資料,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我在課外書中看過這方面的知識,所以我認為,教材這種說法不太合適。
第六單元 飲料瓶能告訴我們什么
教材設計說明
本單元屬于綜合探究單元,由《飲料瓶的知識》、《飲料瓶的材料》、《飲料瓶與環境》三個活動組成。本單元的二級目標是“能對提出的探究問題獨立做出書面計劃”――就“計劃與組織”的能力培養而言,重點在于“獨立”二字。
作為本冊教材的第六單元,同學們對于計劃與組織已有了較多的認識――能在小組協商的基礎上做出書面計劃,知道事先周密的計劃對于活動的重要意義,合理的組織分工能夠最大程度是發揮小組成員的力量,保證活動的目標順利實現。獨立做出計劃的難度加大了,沒有了伙伴的幫助、協作,沒有了教師的引導、提醒,在這種情況下能做出適合自己研究的、符合要求的書面計劃是一個能力的跨越,對于培養同學們的自主、探究意識有著重要意義。
教材中設計了兩處訓練二級目標的活動――研究飲料瓶的材料性質以及飲料瓶對環境的危害。這兩個活動均是學生感興趣、也是可以實施的。教師要在學生獨立做出書面計劃之后,幫助他們順利完成計劃內容。(見圖6-1)
書面計劃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同學們應該掌握了,但計劃時必須重點考慮的是可行性,因為此時學生是在沒有更多支持的情況下獨立探究,人力、物力、時間、信息等資源均相對缺乏,如果不考慮到這些要素,計劃的可操作性便要大打折扣。
本單元的教材按“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由課堂到社會”的結構來安排。(見表6-1)
《飲料瓶的知識》由觀察開始,教師要求學生上課時帶來各種各樣的飲料瓶,雖然同學們對它們天天接觸,但很少有人去研究它,所謂熟視無睹。所以在認真觀察后,學生會發現對熟悉的飲料瓶并不了解,飲料瓶里還藏著許多的秘密呢。讓他們把問題填入問題銀行,然后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講解,“取出”部分問題,其他問題留待以后解決。接著以頭腦風暴的形式研究飲料瓶的其他用途。拓展活動是一個變廢為寶的活動,利用空飲料瓶,開展小制作、小實驗,培養環境意識和動手能力。
《飲料瓶的材料》這一課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認識材料的性質與用途,訓練制訂“個人研究計劃”的能力。首先讓學生給飲料瓶分類,分類標準是各種各樣的,如果按材料來分,則大致可分為紙、玻璃、金屬、塑料四類,“這些材料分別有什么性質?”,針對這個問題,讓同學們制訂研究計劃,注意格式的完整與表述的簡潔相統一。然后,學生在老師提供的材料超市中選擇實驗工具與材料,實施自己的計劃。
《飲料瓶與環境》繼續強化對制訂個人研究計劃的能力訓練,同時,使學生能夠關心科學技術對人類與社會雙重影響,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科學自助餐”是“巧用廢飲料瓶”,告訴同學們一些利用廢舊飲料瓶來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的方法,同學們還應該通過討論、思考,在教材呈現的幾種方法之外想出更好更多更實用的用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