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在給食物進行分類之前,首先進行分組能力的訓練,通過協商和討論引導學生自行分組,并概括出分成小組、推選組長、作好分工的方法。教材設計通過卡通討論的場面和豎欄里的分組建議對學生進行了細致地指導,拓展活動還將繼續強化這一能力培養。
接下來,讓學生給食物進行分類,并隨時填寫“食物分類表”。匯報交流時,要讓他們充分表達,不要強求統一答案,也沒有統一答案。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類能力,認識到“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一樣”。
2 食物中的營養
要點
作好實驗前的計劃與組織工作,重點是實驗準備;研究食物中的營養也是重要環節。
目標
(1)強化分組、分工等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學習作好實驗準備。
(2)通過研究食物中的營養,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認識食物中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實驗常規教育。
怎樣進行
1、提問與猜想。
上節課,我們已經引導學生給食物進行了分類,同時萌生了好多問題,本節課將開始深入探究其中的一些問題。教學從引導學生圍繞“我們為什么要吃食物?食物中哪些營養?”進行猜想與假設開始,這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
2、實驗與總結。
這是一個“雙擊”的教學內容,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習在獲取知識方面,要讓學生了解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其來源,還要重點訓練學生“能組成小組,做好觀察與實驗的準備”的主探究能力。為此,在實驗研究前首先要引導學生圍繞“怎樣做好觀察與實驗的準備工作呢?”展開討論,為了有效落實“二級目標”,強化訓練,教材還提供了“準備材料建議”。
“食物中有哪些營養”這一問題具有挑戰性,教材選取了比較適合兒童探究發現的蛋白質和淀粉這兩種營養成分,設計力圖引領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教材只在“材料超市”里提供了一些學生常見的食物和其他材料,怎樣實驗則由學生說了算。教學時,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但不要代替學生實驗,不要立刻釋疑,不要簡單地告訴學生結論。必須相信學生的探索能力,創造開放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自己選取研究材料,自己耐心地觀察、自己分析和思考。
在歸納總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教師向學生介紹食物里所含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及其對人體的作用和食物來源。
3、拓展活動的設計與安排。
調查添加劑對人體的影響是上節課的延續,也是本課的拓展活動。究竟什么時候教學,怎樣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教學條件而定。如果學生比較感興趣,又有深入研究的條件,完全可以把調查食品里的添加劑和添加劑對人體的影響,單獨設立課時展開教學,教師可以從研究的問題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指導。需要強調的是這一探究活動還肩負著強化計劃與組織能力培養的任務,教師要著力引導和訓練。
3 一次奇妙的旅行
要點
放開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的計劃與組織;了解人體消化和吸收營養的過程。
目標
(1)通過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實驗的準備,培養計劃與組織能力。
(2)了解人體消化和吸收營養的過程。
(3)通過閱讀漫畫故事,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怎樣進行
本課由引入活動、了解人體的消化過程、淀粉的消化實驗、總結四個漸進層次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