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以活動為載體,以探究為核心是本套教材的重要特點。本單元四個活動內容之間具有內在聯系,力圖體現觀察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過程,創設條件讓學生去親身經歷探究過程。強調“做中學”就是為學生搭建探究的平臺,引導學生去體驗驚異、發問、探索、實驗、歸納、推理等科學實踐的過程。比如,《魚兒的家》這一活動,編排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實地考察,親臨其境,去體驗和自行發現魚的家——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鮮活問題,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從而引出下面幾個活動。《魚兒生活得好嗎》對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對水污染的原因與防治,怎樣保護水資源等問題有較充分的時間去認識,去討論。怎樣把污水變干凈了再排放到小河里?是學生考察后產生的很自然的問題,《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園》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做”活動,了解水域污染的一些防治措施,知道沉淀、過濾和消毒是常用的水的凈化方法,污染了的水是可以通過凈化加以利用的。最后引導他們設計宣傳方案。《魚兒的奧秘》強調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通過研討交流活動,自己歸納概括出結論或規律,從而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
1 魚兒的家
要點
考察活動前的計劃與組織環節;填寫考察活動記錄表。
目標
(6) 引導學生通過實地考察,去體驗和自行發現魚的家——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鮮活問題,自己從內心深處意識到保護水資源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7) 引導學生小組商議,明確活動規則,培養計劃與組織能力。
(8) 愿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見解。
怎樣進行
本活動是這一單元的第一個活動,也可以看成這一單元的引入活動。因此,它的教學直接影響以后的教學活動。教材開始的連環畫是為了創設問題情境,通過猜想和記錄“小河里面有什么?”能夠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一活動主題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真正地進行實地考察活動,并做好記錄。為此,開始活動前,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考察目的,使他們知道考察什么,怎樣考察。考察活動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實地考察,親臨其境,去體驗和自行發現魚的家——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鮮活問題,自己從內心深處意識到保護水資源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從而自然地引出下面要研究的問題。
其次,要作好充分的準備。由于本單元“探究過程能力培養”的重點是“計劃與組織”項目中的“能小組商議,明確活動規則”,教學時要有側重地訓練。學生參加校外考察活動的機會是不多的,必須精心組織和指導。首先指導學生組建考察小組,考察小組一般4~6人,明確分工,還要指導他們掌握活動的具體方法。考察前教師要周密選定考察地點、路線等,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紀律教育和合作教育。活動材料的準備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和學生一起準備好考察記錄表和筆、玻璃瓶若干、塑料袋、盆、放大鏡、自制的網羅、照相機等 。
活動規則必須讓學生清楚,出發前可以向學生提出或讓學生討論提出下面的要求:外出考察時千萬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有危險的地方去;工具能幫助你考察;采集的樣品要隨時裝起來,要愛惜它們;把你的發現及時認真記錄下來,這是我們繼續研究的根據;時刻注意:保護那里的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