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作好考察記錄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匯報和研討的根據,也是培養孩子尊重事實、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好方式。教師要先指導他們怎樣填寫,各組要指定學生填寫。在下節課的教學前,可以搞一個展示會,以激勵孩子填寫活動記錄的積極性。
本活動的最后環節是安排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這有利于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對發展批判思維和激勵以后的學習活動有積極作用,教師們也要認真組織。
教材開始的連環畫是創設問題情境,先讓學生猜想“小河里面有什么?”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激起學生的對科學學習興趣。
2 魚兒生活得好嗎
要點
匯報前小組成員一起商議怎樣在班里展示和交流;認識水污染的危害。
目標
(1)培養學生交流與匯報前的計劃與組織能力。
(2)了解水污染的形成和危害。
(3)使學生認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
怎樣進行
本活動主題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匯報交流考察過程中的收獲。
第一環節是探究過程能力要項“計劃與組織”能力的訓練。教師要先引導學生小組商議:準備向全班匯報什么內容,集體交流時要注意哪些事項等。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二環節是這節課的中心活動。圍繞“探訪魚的家時,發現了什么秘密?”這一問題,讓每一組同學充分地說,要說真話。重點引導學生圍繞下面內容展開:水域污染問題;水資源的保護問題;水里的生物,特別是魚的生活環境等。在水污染這個內容里,要組織學生討論:“魚兒生活得好嗎?水是怎樣被污染的?”從而使學生深入地認識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在學生初步認識了水是有限的資源后,為了加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教師可以補充一些內容,使孩子的內心受到更強烈地震撼。“水被污染后會產生哪些危害?”這一發散性問題,能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增強孩子保護水資源、保護環境的危機感和責任感。
3 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
要點
做好凈化水的實驗之前的計劃與組織工作,會做水的凈化實驗。
目標
(1) 知道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意識到水與生物的密切關系。
(2) 通過做凈化水的實驗,認識物質的變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3) 愿意參與和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與活動,比如水污染防治的問題等。
怎樣進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到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的廢棄物將越來越多,大量的廢棄物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域中,將引起水域的污染;被污染的水對魚危害嚴重,同時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工農業生產與人體健康,最終殃及人類自己的生存。
教材首先通過漫畫情境使學生產生“我們能不能把污水變干凈了再排放呢”的想法。這節課要讓學生知道只有把污水凈化處理后再排放,才能還魚兒美麗的家;沉淀、過濾和消毒是水的凈化的常用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不斷改進凈化水的工藝。
做好沉淀和過濾這兩個試驗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要精心指導,讓學生分好實驗小組,清點實驗器材,明確活動規則后再動手實驗。
1、關于沉淀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直接觀察考察水域時所采集的水樣,啟發學生仔細觀察“這杯水跟取來時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也可以重新取水樣,當堂實驗,由于靜置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建議沉淀和過濾試驗交叉進行。認識了沉淀現象后,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以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