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1(含教學計劃)
學生交流資料內容。教師記錄學生的猜想。
三、 分析與總結
師:哈哈,這么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
學生迷茫。
師: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種猜想,對于明顯不符合實際的猜想,我們應及時排除,以確保更具有價值的假設能得以研究。這樣獲得的問題,才更可能是一個科學問題。(板書《植物角里的科學問題》)
師:哪個假設最不可能成立呢 ?說說理由。
請同學說出判斷的方法和結果。
比如,“不可能是風刮斜的。因為這幾天沒有大風;另外,窗戶晚上還關著,沒有北風吹過來。”我們可以通過報紙查天氣預報,還可以實地觀察。
記錄學生最后留下的科學問題。
師:我們不能對所有的猜想都進行探究,因為時間、能力、條件等都是有限的,怎么辦呢?我們常常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來幫助我們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時又要對這些猜想進行選擇,可以用觀察、訪問、分析等方法選出可能成立的假設,選出科學的問題后,再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四、 計劃與組織
如果時間充足,詳細進行這個環節。否則,布置成作業。
師:你準備研究哪個問題呢?研究第一個問題的同學請舉手,你們可以坐在一起,第二個問題的同學坐一組。現在就可以分組了。
師: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們怎么進行實驗呢?請同學們討論你們所選問題的實驗思路。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
交流。重點是思路的調整和肯定,材料的準備。
師:根據同學們的實驗思路,我們可以在這節課后準備好我們的實驗材料。為下節課的實驗做好準備。
下課。
材料
植物的生活環境包括什么因素?
生物無論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拿小麥來說,它的生長發育不僅受到陽光、溫度、水、肥料、空氣等生物因素的影響,還受到蚜蟲、蝗蟲、鼠、鳥類等生物因素的影響。
為什么植物也會動?
高等植物不能象動物一樣自由移動整體的位置,但植物體的器官(根、莖、葉、花)在空間可以產生移動,以適應環境的變化,這就是植物的運動。高等植物的運動主要有兩種類型:向性運動和感性運動
運動方向與刺激的方向有關。凡運動方向朝向刺激一方的為正向性,背向刺激一方的為負向性。多發生在根和莖部。向性運動的種類與刺激的種類有關。光、重力、水分和化學物質均可引起向性運動,分別稱作向光性、向重力性、向水性和向化性。受到刺激的一側與另一側的生長速度不同而發生彎曲,所以向性運動只發生在正在生長的區域。切去生長區域或停止生長的部位都不會有向性運動。
為什么含羞草受到刺激會后葉子會合上?
感性運動的定義: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稱為感性運動。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葉片閉合,許多花朵和復葉都有晝夜周期性開閉的現象等。含羞草普遍生長在經常有暴雨的熱帶,每當大雨來臨時,最初落到植株上的幾滴雨點,就能夠使小葉合攏、葉柄下垂,這樣,當雨水猛烈下降時,可以使整個植株免遭傷害;
為什么向日葵的花會隨太陽的移動而移動?
植物隨光的方向而彎曲的能力稱為向光性,向光性使植物的莖、葉處于最適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陽光而進行光合作用。植物感受光的位置主要有莖尖、根尖、胚芽鞘尖端、葉片或生長中的莖。有的器官向著光的方向生長;有的器官背向光的方向生長;有的器官與射來的光成垂直方向生長。由于植物的莖有向光性的特點,所以葉子能盡量處于最適宜利用光的位置。某些植物的生長旺盛的葉子對陽光方向改變的反應很快,它們竟能隨著太陽的運動而轉動,例如向日葵和棉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