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1(含教學計劃)
農(nóng)作物雖然沒有陰生植物和陽生植物之分,但不同作物對光照強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二氧化碳,陸生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是通過葉片氣孔進入葉子。浸沒在水中的綠色植物,其光合作用的碳源是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碳酸鹽和重碳酸鹽,這些物質可通過表皮細胞進入葉子中去。
在 實 驗 中 探 秘
教材分析:學生通過上節(jié)課的分析,選取了“花草的傾斜方向同陽光的照射方向有關”和“花草的傾斜方向同長期只在一側澆水有關”兩個科學問題。這節(jié)課重點通過學生設計、借鑒、修改完善對比實驗的方案,按計劃組裝實驗裝置,為進一步的搜集事實與證據(jù)做好準備工作。重點提高學生的計劃與組織能力。
學生分析:學生對上節(jié)課選取的問題已經(jīng)有所準備,對對比實驗也有所了解。部分同學的設計方案的可行性不高,需要反復的推敲和完善;實驗裝置的設計也是一個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的提高計劃與組織能力。認識植物的生長學要陽光、水。
過程與方法:再次體驗設計對比實驗的方法和過程。提高獨立設計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增強學生實驗前的周密設計和組織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對實驗方案的周密設計。
教學難點:方案的完善、實驗裝置的設計。
教具準備:一次性水杯若干、錐子、土壤、種子(浸泡過,測試過發(fā)芽率)、長勢均勻的小綠豆苗、黃豆苗、向日葵苗,長方形花盆,紙箱、大小一樣的盒子、色卡紙、膠帶、剪刀、小鏟子、水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自己的猜想、查閱資料,并認真分析各種可能,選取了兩個科學問題:1、“花草的傾斜方向同陽光的照射方向有關”和2、“花草的傾斜方向同長期只在一側澆水有關”。你準備研究哪個問題呢?研究第一個問題的同學坐在左邊,組成4人小組;研究第二個問題的小組坐在右邊,組成4人小組。
二、 計劃與組織
集體制定思路(上節(jié)課如果進行了這個環(huán)節(jié),這里重點進行回顧,明確思路。)
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們怎樣進行實驗研究呢?請同學們討論,先制定實驗的大致思路。(同時出示活動提示:1、這個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2、這個實驗涉及的因素有哪些?
3、怎樣控制這些因素的變化?
4、把實驗方案寫下來,進行推敲和修改。)
匯報交流
注意指導學生:這個實驗的目的是什么?相同的條件是什么?控制變量是什么?我們猜想的結果可能是什么樣的?觀察記錄什么現(xiàn)象?如:陽光小組實驗的目的是通過控制陽光的照射方向,觀察鳳仙花的生長狀態(tài)是否向有陽光的一側傾斜。控制變量是陽光的照射方向不同。花盆的大小,澆水的多少、位置,花的長勢大小相同;都放置在噴泉的南邊,那里陽光充足……
分組制定詳細計劃
每個小組按照你們實驗的思路,制定出你們詳細的書面計劃。力爭做到:你的計劃讓別人拿走就能完成你的實驗。
教師巡視,傾聽。不時的提一些建議或疑惑。
相同小組間討論、借鑒課本方法、修改完善方案 。
小組討論修改自己的方案,尋找自己計劃的漏洞和不足,盡量是自己的設計方案周密,可行性高。當然,你們可以借鑒課本第5頁的方案。使自己小組的方案更完善。
能結合教室里的材料設計方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