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p53—55頁成正比例的量,練習十一1—3。【教學目標】1、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意義。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學難點】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教學過程】一、復習。說說下面各組中已知兩種量,怎樣求出第三種量。速度、時間、路程;單價、數量、總價;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導入:在第一組數量關系中,數量之間都存在著相依關系,現在我們來研究這種相依關系。二、新授。1、教學例1。⑴出示例1題目及表格,由學生口頭填空。⑵觀察研究:表中有哪幾種量?它們在變化嗎?變化有什么規律?引導學生從左往右看:同時擴大;從右往左看:同時縮小,是誰在變化引起了誰的變化?⑶說明:我們把“時間和路程”在變化中相互有聯系的兩種量叫做“兩種相關聯的量”。(板書)⑷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怎樣變化的?它們在變化過程中什么一直沒變?數量關系是什么?⑸概括:當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的比的比值一定。2、教學例2。⑴學生根據問題(書上的3個問題)討論解決。⑵揭示變化規律:總價隨著支數的變化而變化,但總數與支數的比的比值(單價)是一定的。3、揭示正比例的意義。用正比例的意義說明例1、例2是成正比例的量。用字母表示正比例關系:—=k(一定)4、教學例3。說明理由注意兩個要點:⑴相關聯;⑵與一定的量的數量關系。三、總結。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請舉例說明正比例關系的意義。四、鞏固。練一練,說明理由。五、作業。練習十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