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精選7篇)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2-11-15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精選7篇)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篇1

  1、成正比例的量教學內容:成正比例的量教學目標:1.    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2.    使學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征,并能根據圖像解決有關簡單問題。教學重點:正比例的意義。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系。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1.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你以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在教師的此導下,學生會舉出一些簡單的例子,如:(1)    班級人數多了,課桌椅的數量也變多了;人數少了,課桌椅也少了。(2)    送來的牛奶包數多了,牛奶的總質量也多了;包數少了,總質量也少了。(3)    上學時,去的速度快了,時間用少了;速度慢了,時間用多了。(4)    排隊時,每行人數少了,行數就多了;每行人數多了。行數就少了。2.這種變化的量有什么規律?存在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成正比例的量。板書:成正比例的量二探索新知1.教學例1(1)    出示例題情境圖。問:你看到了什么?生:杯子是相同的。杯中水的高度不同,水的體積也不同,高度越高體積越大;高度越低,體積越小。(2)出示表格。高度/㎝24681012體積/㎝350100150200250300底面積/㎝2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不難發現:杯子的底面積不變,是25㎝2。板書: 教師:體積與高度的比值一定。(2)    說明正比例的意義。①    在這一基礎上,教師明確說明正比例的意義。因為杯子的底面積一定,所以水的體積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水的高度增加,體積也相應增加,水的高度降低,體積也相應減少,而且水的體積和高度的比值一定。板書出示:像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子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②    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關系的。要求學生把握三個要素:第一,兩種相關聯的量;第二,其中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增加; 一個量減少,另一個量也減少。第三,兩個量的比值一定。(3)    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比例關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4)    想一想: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學生舉例說明。如:長方形的寬一定,面積和長成正比例。每袋牛奶質量一定,牛奶袋數和總質量成正比例。衣服的單價一不定期,購買衣服的數量和應付錢數成正比例。地磚的面積一定,教室地板面積和地磚塊數成正比例。2.教學例2。(1)    出示表格(見書)(2)    依據下表中的數據描點。(見書)(3)    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這些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4)    看圖回答問題。①    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那么水的體積是多少?生:175㎝3。②    體積是225㎝3的水,杯里水面高度是多少?生:9㎝。③    杯中水的高度是14㎝,那么水的體積是多少?描出這一對應的點是否在直線上?生:水的體積是350㎝3,相對應的點一定在這條直線上。(5)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有什么體會?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成正比例量的圖像特往。3.做一做。過程要求:(1)    讀一讀表中的數據,寫出幾組路程和時間的比,說一說比值表示什么?比值表示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2)    表中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嗎?為什么?成正比例。理由:①    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②    時間增加,路程也增加,時間減少,路程也隨著減少;③    種程和時間的比值(速度)一定。(3)    在圖中描出表示路程和時間的點,并連接起來。有什么發現?所描的點在一條直線上。(4)    行駛120km大約要用多少時間?(5)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4.課堂小結說一說成正比例關系的量的變化特征。三鞏固練習完成課文練習七第1~5題。

  2、成反比例的量教學內容:成反比例的量教學目標:1.經歷探索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過程,發現規律,理解反比例的意義。2.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學重點:反比例的意義。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讓學生說一說成正比例的兩種量的變化規律。回答要點:(1)    兩種相關聯的量;(2)    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相應增加;一個量減少,另一個量也相應減少;(3)    兩個量的比值一定。2.舉例說明。如:每袋大米質量相同,大米的袋數與總質量成正比例。理由:(1)    每袋大米質量一定,大米的總質量隨著袋數的變化而變化;(2)    大米的袋數增加,大米的總質量也相應增加,大米的袋數減少,大米的總質量也相應減少;(3)    總質量與袋數的比值一定。所以,大米的袋數與總質量成正比例。板書: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反比例。兩種量是什么樣的關系時,這兩種量成反比例呢?板書課題:成反比例的量二探索新知1.教學例3。(1)    出示課文例題情境圖。問: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①    把相同體積的水倒入底面積不同的杯子。②    杯里水的高度不相同。③    杯子底面積小的,水的高度比較高,杯子底面積大的,水的高度比較低。(2)出示表格。高度/㎝302015105底面積/㎝21015203060體積/㎝3請學生認真觀察表中數據的變化情況。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不難發現:底面積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積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底和底面積的乘積(水的體積)一定。教師板書配合說明這一規律:30×10=20×15=15×20=……=300(3)歸納反比例的意義。在這一基礎上,教師明確說明反比例的意義,并板書。因為水的體積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底面積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積減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積的乘積一定。板書出示:像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4)    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一定),反比例關系的式子可以怎么表示?學生探討后得出結果。y=k(一定)2.想一想。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舉例說明。如:(1)    大米的質量一定,每袋質量和袋數成反比例。(2)    教室地板面積一定,每塊地磚的面積和塊數成反比例。(3)    長方形的面積一定,長和寬成反比例。3.你還有什么疑問?如果學生提出表示反比例關系的圖像有什么特征,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你知道嗎”中的圖像。(1)    反比例關系也可以用圖像來表示。(2)    表示兩個量的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點所連接起來是一條曲線。(3)    圖像特征不要求掌握。4.課堂小結。說一說成反比例關系的量的變化特征。三鞏固練習完成課文練習七第6~11題。

  3、練習課(一)教學內容:練習課(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2.使學生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提高學生的人析能力。教學過程:一基礎練習1.填一填,說一說。(1)    每箱木瓜的個數一定,運來木瓜的箱數和木瓜總個數如下表。箱數/箱481632總個數/個3264①    把表格填寫完整,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②    說一說箱數和總個數的變化情況。③    這里哪一個量不變?④    箱數和總個數成什么比例?(2)    木瓜的總個數一定,每箱個數與所裝的箱數情況如下表。每箱個數481020箱數5025①    你能把表格填寫完整嗎?②    說一說每箱個數和箱數的變化情況。③    這里哪一個量一定?④    每箱個數和箱數成什么比例?(3)    看一本書,每天看的頁數和所看天數的情況如下表。每天看的頁數48101620所看天數804032①    把表格填寫完整。②    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③    這里哪一個量一定,你是怎么知道的?④    每天看的頁數與所看天數有什么關系?說明理由。(4)征訂《學習報》,征訂的份數與應付的錢數如下表。征訂份數/份5040302010應付的錢數/元15001200①    請你把表格補充完整。②    征訂的份數與應付的錢數成什么比例?說明理由。2.正、反比例意義。問:你是怎樣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正反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有什么不同?過程要求:(1)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歸納。(2)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學會表達。(3)    全班交流。使學生明確幾個要點:正比例:①    兩種相關聯的量。②    一種量增加,另一種量也相應增加;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也相應減少。③    兩種量的比值一定。反比例:①    兩種相關聯的量;②    一種理增加,另一種量反而減少;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反而增加;③    兩種量的乘積一定。二綜合練習判斷下面各題中兩種量是否成下比例或反比例。(1)每袋面粉的質量一字,面粉的總質量和袋數。(   )(2)一個人的年齡和體重。(     )(3)長方形的周長和寬。(     )(4)長方形的長一定,面積與寬。(     )(5)三角形的高一定,面積與底。(     )(6)圓的面積與半徑。(     )過程要求:(1)    逐一出示以上各題。(2)    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3)    教師小結。(方法,關鍵)

  4、練習課(二)教學內容:練習課(二)教學目標: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能夠正確地判斷正、反比例的關系,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教學過程:一復習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2.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3.生產總時間一定,生產一個零件所用時間和零件總數。4.中國兒童報的訂數和錢數。二引導練習這節課我們要通過比較弄清成正、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板書課題:正、反比例的比較出示表格。表一:路程/千米4080160200320時間/時12458表二速度/每時行多少千米12090604030時間/時3469121.說一說。提問:從表1中,你怎樣發現速度是一定的?根據什么判斷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從表2中,你怎樣發現路程是一定的?根據什么判斷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2.想一想:路程、速度和時間這三個量中每兩個量之間有什么樣的比例關系?師板書:速度×時間=路程   師:當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當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當時間一定時,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關系?3.比較正比例和反比例關系。通過前面的例子,比較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你能寫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嗎?學生同桌或前后桌討論,教師提問并板書如下:相同點: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不同點:正比例: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關系式y=k(一定)4.小結;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判斷兩種量是否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方法是什么?作業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篇2

  第四課時【教學內容】練習十二4—8。【教學目標】通過練習,使學生正確掌握三種相關聯的量之間某種量一定時,另兩種量所成的比例關系。【教學難點】說出判斷理由。【教學過程】一、基本訓練。1、說出什么樣的量是成正(反)比例的量?2、說出成正比例與成反比例的量的聯系與區別。3、判斷下列各句中的兩種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為什么?⑴時間一定,路程與行駛的速度。⑵每天燒煤量一定,一批煤的總數與燒的天數。⑶正方形的邊長與周長。⑷正方形的邊長與面積。⑸三角形的面積一定,三角形的底與高。⑹用磚鋪會議室的地面,每塊磚的面積與用磚的塊數。二、綜合練習。根據下列各題中三個量的關系,確定某種量一定時,另外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1、小麥的重量、面粉的重量、出米率。2、圓柱的側面積、高、底面直徑。3、從甲地行往乙地、已走的路程、余下的路程。4、購買衣服的單價、數量、總價。5、在100米賽跑中,路程、速度、時間。三、提高練習。要求同上。6、x÷y=z7、a·b=c8、c=2πr四、總結與作業。完成書上4—8題。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篇3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p56—58成反比例的量,練習十一  4—7。【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成反比例的量、反比例的意義。2、能正確應用反比例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判斷、推理能力。【教學過程】一、復習。1、舉例說明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2、判斷下列各句中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說明理由。⑴長方形的長一定,面積和寬。⑵《小學生數學報》的總價和份數。⑶余下的蘋果重量一定,總重量與吃去的重量。二、新授。1、教學例4。⑴出示例4,觀察表格。⑵根據問題思考:表中有哪兩種量?它們的變化有什么規律?⑶總結概括: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每天運的數量和時間,時間隨著每天運的數量的變化而變化;規律是它們的積一定。⑷數量關系式。2、教學例5。根據書上問題自己回答總結,注意表述完整。3、揭示反比例關系。⑴揭示意義并分析。⑵運用意義分析例4、例5。⑶用字母表示:y=k(一定)4、教學例6。三、總結。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怎樣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四、練習。1、完成練一練1、2。2、完成練習十一4。3、練習十一  5 (1—3)五、作業。練習十一  5(4—10)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p61頁例7,練習十二1—3。【教學目標】1、通過對比分析,使學生正確理解成正比例與成反比例量的特征。2、能正確應用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教學重點】理解成正、反比例的特征。【教學過程】一、復習。1、說說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2、說說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二、新授。1、教學例7。⑴出示例7兩表。⑵回答問題:①表中各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②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變化規律各有什么特征?③哪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哪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為什么?⑶總結:路程、速度和時間三種量存在著相依關系。寫出三道關系式。對照定義確定,某種量一定時,另外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2、教學用圖像表示正、反比例關系。⑴出示兩張坐標圖,引導學生理解圖像的含義。⑵在圖上分別描出例7兩張表中的數據所對應的點,說明各點所表示的含義。⑶用線將靠近的兩點聯系起來,可以看出,成正比例關系的各點連線是一條上升的直線,成反比例關系的各點連成一條曲線。3、比較正、反比例異同。在觀察的基礎上,概括出正反比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正比例關系反比例關系相同點兩種量是相關聯的,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變化而變化。不同點兩種量變化方向相同—=k(一定)兩種量變化方向相反y=k(一定)三、鞏固練習。1、練一練1、2。2、練習十二1。3、練習十二2(1—5)。四、總結。說說正、反比例關系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五、作業。練習十二2(6—10)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篇4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p53—55頁成正比例的量,練習十一1—3。【教學目標】1、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意義。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學難點】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教學過程】一、復習。說說下面各組中已知兩種量,怎樣求出第三種量。速度、時間、路程;單價、數量、總價;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導入:在第一組數量關系中,數量之間都存在著相依關系,現在我們來研究這種相依關系。二、新授。1、教學例1。⑴出示例1題目及表格,由學生口頭填空。⑵觀察研究:表中有哪幾種量?它們在變化嗎?變化有什么規律?引導學生從左往右看:同時擴大;從右往左看:同時縮小,是誰在變化引起了誰的變化?⑶說明:我們把“時間和路程”在變化中相互有聯系的兩種量叫做“兩種相關聯的量”。(板書)⑷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怎樣變化的?它們在變化過程中什么一直沒變?數量關系是什么?⑸概括:當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的比的比值一定。2、教學例2。⑴學生根據問題(書上的3個問題)討論解決。⑵揭示變化規律:總價隨著支數的變化而變化,但總數與支數的比的比值(單價)是一定的。3、揭示正比例的意義。用正比例的意義說明例1、例2是成正比例的量。用字母表示正比例關系:—=k(一定)4、教學例3。說明理由注意兩個要點:⑴相關聯;⑵與一定的量的數量關系。三、總結。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請舉例說明正比例關系的意義。四、鞏固。練一練,說明理由。五、作業。練習十一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篇5

  1、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內容: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學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征,并能根據圖像解決有關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你以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

  在教師的此導下,學生會舉出一些簡單的例子,如:

  (1)班級人數多了,課桌椅的數量也變多了;人數少了,課桌椅也少了。

  (2)送來的牛奶包數多了,牛奶的總質量也多了;包數少了,總質量也少了。

  (3)上學時,去的速度快了,時間用少了;速度慢了,時間用多了。

  (4)排隊時,每行人數少了,行數就多了;每行人數多了。行數就少了。

  2.這種變化的量有什么規律?存在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成正比例的量。板書: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題情境圖。

  問:你看到了什么?

  生:杯子是相同的。杯中水的高度不同,水的體積也不同,高度越高體積越大;高度越低,體積越小。

  (2)出示表格。

  高度/㎝24681012

  體積/㎝3501000

  底面積/㎝2

  問: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不難發現:杯子的底面積不變,是25㎝2。

  板書:

  教師:體積與高度的比值一定。

  (2)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①在這一基礎上,教師明確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因為杯子的底面積一定,所以水的體積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水的高度增加,體積也相應增加,水的高度降低,體積也相應減少,而且水的體積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板書出示:像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子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②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關系的。

  要求學生把握三個要素:

  第一,兩種相關聯的量;

  第二,其中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增加;一個量減少,另一個量也減少。

  第三,兩個量的比值一定。

  (3)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比例關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

  (4)想一想: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學生舉例說明。如:

  長方形的寬一定,面積和長成正比例。

  每袋牛奶質量一定,牛奶袋數和總質量成正比例。

  衣服的單價一不定期,購買衣服的數量和應付錢數成正比例。

  地磚的面積一定,教室地板面積和地磚塊數成正比例。

  2.教學例2。

  (1)出示表格(見書)

  (2)依據下表中的數據描點。(見書)

  (3)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這些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4)看圖回答問題。

  ①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那么水的體積是多少?

  生:175㎝3。

  ②體積是225㎝3的水,杯里水面高度是多少?

  生:9㎝。

  ③杯中水的高度是14㎝,那么水的體積是多少?描出這一對應的點是否在直線上?

  生:水的體積是350㎝3,相對應的點一定在這條直線上。

  (5)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有什么體會?

  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成正比例量的圖像特往。

  3.做一做。

  過程要求:

  (1)讀一讀表中的數據,寫出幾組路程和時間的比,說一說比值表示什么?

  比值表示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表中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成正比例。理由:

  ①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②時間增加,路程也增加,時間減少,路程也隨著減少;

  ③種程和時間的比值(速度)一定。

  (3)在圖中描出表示路程和時間的點,并連接起來。有什么發現?所描的點在一條直線上。

  (4)行駛120KM大約要用多少時間?

  (5)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課堂小結

  說一說成正比例關系的量的變化特征。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七第1~5題。

  2、成反比例的量

  教學內容:成反比例的量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過程,發現規律,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重點: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說一說成正比例的兩種量的變化規律。

  回答要點:

  (1)兩種相關聯的量;

  (2)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相應增加;一個量減少,另一個量也相應減少;

  (3)兩個量的比值一定。

  2.舉例說明。

  如:每袋大米質量相同,大米的袋數與總質量成正比例。

  理由:

  (1)每袋大米質量一定,大米的總質量隨著袋數的變化而變化;

  (2)大米的袋數增加,大米的總質量也相應增加,大米的袋數減少,大米的總質量也相應減少;

  (3)總質量與袋數的比值一定。

  所以,大米的袋數與總質量成正比例。

  板書:

  3.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反比例。兩種量是什么樣的關系時,這兩種量成反比例呢?

  板書課題:成反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3。

  (1)出示課文例題情境圖。

  問: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①把相同體積的水倒入底面積不同的杯子。

  ②杯里水的高度不相同。

  ③杯子底面積小的,水的高度比較高,杯子底面積大的,水的高度比較低。

  (2)出示表格。

  高度/㎝3020xx105

  底面積/㎝21015203060

  體積/㎝3

  請學生認真觀察表中數據的變化情況。

  問: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不難發現:底面積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積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底和底面積的乘積(水的體積)一定。

  教師板書配合說明這一規律:

  30×10=20×15=15×20=……=300

  (3)歸納反比例的意義。

  在這一基礎上,教師明確說明反比例的意義,并板書。

  因為水的體積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底面積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積減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積的乘積一定。

  板書出示:像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4)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一定),反比例關系的式子可以怎么表示?

  學生探討后得出結果。

  Y=K(一定)

  2.想一想。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舉例說明。如:

  (1)大米的質量一定,每袋質量和袋數成反比例。

  (2)教室地板面積一定,每塊地磚的面積和塊數成反比例。

  (3)長方形的面積一定,長和寬成反比例。

  3.你還有什么疑問?

  如果學生提出表示反比例關系的圖像有什么特征,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你知道嗎”中的圖像。

  (1)反比例關系也可以用圖像來表示。

  (2)表示兩個量的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點所連接起來是一條曲線。

  (3)圖像特征不要求掌握。

  4.課堂小結。

  說一說成反比例關系的量的變化特征。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七第6~11題。

  3、練習課(一)

  教學內容:練習課(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2.使學生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提高學生的人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填一填,說一說。

  (1)每箱木瓜的個數一定,運來木瓜的箱數和木瓜總個數如下表。

  箱數/箱481632

  總個數/個3264

  ①把表格填寫完整,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②說一說箱數和總個數的變化情況。

  ③這里哪一個量不變?

  ④箱數和總個數成什么比例?

  (2)木瓜的總個數一定,每箱個數與所裝的箱數情況如下表。

  每箱個數481020

  箱數5025

  ①你能把表格填寫完整嗎?

  ②說一說每箱個數和箱數的變化情況。

  ③這里哪一個量一定?

  ④每箱個數和箱數成什么比例?

  (3)看一本書,每天看的頁數和所看天數的情況如下表。

  每天看的頁數48101620

  所看天數804032

  ①把表格填寫完整。

  ②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③這里哪一個量一定,你是怎么知道的?

  ④每天看的頁數與所看天數有什么關系?說明理由。

  (4)征訂《學習報》,征訂的份數與應付的錢數如下表。

  征訂份數/份50403020xx

  應付的錢數/元15001200

  ①請你把表格補充完整。

  ②征訂的份數與應付的錢數成什么比例?說明理由。

  2.正、反比例意義。

  問:你是怎樣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正反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有什么不同?

  過程要求:

  (1)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歸納。

  (2)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學會表達。

  (3)全班交流。

  使學生明確幾個要點:

  正比例:

  ①兩種相關聯的量。

  ②一種量增加,另一種量也相應增加;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也相應減少。

  ③兩種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①兩種相關聯的量;

  ②一種理增加,另一種量反而減少;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反而增加;

  ③兩種量的乘積一定。

  二綜合練習

  判斷下面各題中兩種量是否成下比例或反比例。

  (1)每袋面粉的質量一字,面粉的總質量和袋數。

  (2)一個人的年齡和體重。

  (3)長方形的周長和寬。

  (4)長方形的長一定,面積與寬。

  (5)三角形的高一定,面積與底。

  (6)圓的面積與半徑。

  過程要求:

  (1)逐一出示以上各題。

  (2)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

  (3)教師小結。(方法,關鍵)

  4、練習課(二)

  教學內容:練習課(二)

  教學目標:

  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能夠正確地判斷正、反比例的關系,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

  3.生產總時間一定,生產一個零件所用時間和零件總數。

  4.中國兒童報的訂數和錢數。

  二引導練習

  這節課我們要通過比較弄清成正、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板書課題:正、反比例的比較

  出示表格。

  表一:

  路程/千米408016020xx20

  時間/時12458

  表二

  速度/每時行多少千米12090604030

  時間/時346912

  1.說一說。

  提問:從表1中,你怎樣發現速度是一定的?根據什么判斷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從表2中,你怎樣發現路程是一定的?根據什么判斷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

  2.想一想:路程、速度和時間這三個量中每兩個量之間有什么樣的比例關系?

  師板書:速度×時間=路程

  師:當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

  當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

  當時間一定時,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關系?

  3.比較正比例和反比例關系。

  通過前面的例子,比較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你能寫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學生同桌或前后桌討論,教師提問并板書如下:

  相同點: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不同點:正比例: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關系式Y=K(一定)

  4.小結;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判斷兩種量是否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作業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篇6

  教學內容:p39~41  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3、培養學生用發展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斷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兩個變量之間的比例關系,發現思考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

  教學過程:

  一、四顧舊知,復習鋪墊

  1、已知路程和時間,求速度

  2、已知總價和數量,求單價

  3、已知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求工作效率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出示:一列火車1小時行駛90千米,2小時行駛180千米,

  3小時行駛270千米,4小時行駛360千米,

  5小時行駛450千米,6小時行駛540千米,

  7小時行駛630千米,8小時行駛720千米……

  (1)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

  時間

  路程

  填表,思考:在填表中你發現了什么?

  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我們就說時間和路程是兩個相關聯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的量)

  根據計算,你發現了什么?

  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的比值一樣或固定不變,在數學上叫做一定。

  用式子表示他們的關系是:路程/時間=速度(一定)(板書)

  (2)教師小結:

  同學們通過填表,交流,知道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時間擴大,路程隨著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隨著縮小。即: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2、教學例2:

  (1)花布的米數和總價表

  數量

  1

  2

  3

  4

  5

  6

  7

  ……

  總價

  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

  ……

  (2)觀察圖表,發現什么規律?

  用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總價/米數=單價(一定)

  3、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義。

  (1)比較例1、例2,思考并討論:這兩個例題有什么共同點?

  (2)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個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3)看書p39,進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4)如果用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怎樣用字母表示出來?

  x/y=k(一定)

  (5)根據正比例的意義以及表示正比例的式子想一想:構成正比例關系的兩種量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4、看書p40例2。

  (1)題中有幾種量?哪兩種量是相關聯的量?

  (2)體積和高度的比的比值是多少?這個比值是什么?是不是一定?

  (3)它們的數量關系式是什么?

  (4)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5)不計算,根據圖像判斷,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厘米,那么水的體積是多少?225立方厘米的水有多高?

  三、課堂小結: 

  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它必須具備什么條件?怎樣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四、課堂練習:

  1、p41做一做

  2、p43~44練習七第1~5題。

  教后反思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篇7

  1、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內容: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學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征,并能根據圖像解決有關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你以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

  在教師的此導下,學生會舉出一些簡單的例子,如:

  (1)班級人數多了,課桌椅的數量也變多了;人數少了,課桌椅也少了。

  (2)送來的牛奶包數多了,牛奶的總質量也多了;包數少了,總質量也少了。

  (3)上學時,去的速度快了,時間用少了;速度慢了,時間用多了。

  (4)排隊時,每行人數少了,行數就多了;每行人數多了。行數就少了。

  2.這種變化的量有什么規律?存在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成正比例的量。板書: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題情境圖。

  問:你看到了什么?

  生:杯子是相同的。杯中水的高度不同,水的體積也不同,高度越高體積越大;高度越低,體積越小。

  (2)出示表格。

  高度/㎝24681012

  體積/㎝3501000

  底面積/㎝2

  問: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不難發現:杯子的底面積不變,是25㎝2。

  板書:

  教師:體積與高度的比值一定。

  (2)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①在這一基礎上,教師明確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因為杯子的底面積一定,所以水的體積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水的高度增加,體積也相應增加,水的高度降低,體積也相應減少,而且水的體積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板書出示:像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子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②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關系的。

  要求學生把握三個要素:

  第一,兩種相關聯的量;

  第二,其中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增加;一個量減少,另一個量也減少。

  第三,兩個量的比值一定。

  (3)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比例關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

  (4)想一想: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學生舉例說明。如:

  長方形的寬一定,面積和長成正比例。

  每袋牛奶質量一定,牛奶袋數和總質量成正比例。

  衣服的單價一不定期,購買衣服的數量和應付錢數成正比例。

  地磚的面積一定,教室地板面積和地磚塊數成正比例。

  2.教學例2。

  (1)出示表格(見書)

  (2)依據下表中的數據描點。(見書)

  (3)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這些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4)看圖回答問題。

  ①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那么水的體積是多少?

  生:175㎝3。

  ②體積是225㎝3的水,杯里水面高度是多少?

  生:9㎝。

  ③杯中水的高度是14㎝,那么水的體積是多少?描出這一對應的點是否在直線上?

  生:水的體積是350㎝3,相對應的點一定在這條直線上。

  (5)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有什么體會?

  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成正比例量的圖像特往。

  3.做一做。

  過程要求:

  (1)讀一讀表中的數據,寫出幾組路程和時間的比,說一說比值表示什么?

  比值表示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表中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成正比例。理由:

  ①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②時間增加,路程也增加,時間減少,路程也隨著減少;

  ③種程和時間的比值(速度)一定。

  (3)在圖中描出表示路程和時間的點,并連接起來。有什么發現?所描的點在一條直線上。

  (4)行駛120KM大約要用多少時間?

  (5)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課堂小結

  說一說成正比例關系的量的變化特征。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七第1~5題。

  2、成反比例的量

  教學內容:成反比例的量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過程,發現規律,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重點: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說一說成正比例的兩種量的變化規律。

  回答要點:

  (1)兩種相關聯的量;

  (2)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相應增加;一個量減少,另一個量也相應減少;

  (3)兩個量的比值一定。

  2.舉例說明。

  如:每袋大米質量相同,大米的袋數與總質量成正比例。

  理由:

  (1)每袋大米質量一定,大米的總質量隨著袋數的變化而變化;

  (2)大米的袋數增加,大米的總質量也相應增加,大米的袋數減少,大米的總質量也相應減少;

  (3)總質量與袋數的比值一定。

  所以,大米的袋數與總質量成正比例。

  板書:

  3.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反比例。兩種量是什么樣的關系時,這兩種量成反比例呢?

  板書課題:成反比例的量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精選7篇) 相關內容:
  • 第五單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1.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精選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2頁例1,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十三第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實例中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的過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精選8篇)

    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2.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教學重點正、反比例的聯系和區別.教學難點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教學過程一、復習準備判斷下面每題中兩種量成正比例還是...

  • 正比例和反比例(精選16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3頁和第103頁下面的“做——做”的題目,練習二十二的第10、11題。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夠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

  • 第五單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2.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點

    2.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點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3頁例2,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十三第4、5兩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圖像上點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即每個點都表示路程和時間的一組相對應的數值。...

  • 第五單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3.認識成反比例的量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4頁例3,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十三第6~8兩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實例中認識成反比例的量的過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 第五單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1.認識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2頁例1,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十三第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實例中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的過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

    教科書第87-90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1.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能夠正確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關系.2.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對立統一的觀...

  • 第五單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第四課時:正反比例的綜合練習

    第四課時:正反比例的綜合練習教學內容:練習十三第9—13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正、反比例的意義,了解正反比例的區別和聯系,更好的把握正、反比例概念的本質。...

  • 第五單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5.單元練習

    5.單元練習一、填空題1、甲數除以乙數的商是2.8,甲、乙兩數的最簡比是( )。2、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是( );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比值是( )。3、在24的約數中選出四個數,組成一個比例是( )。...

  • 第三課時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

    教學內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2、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3、發展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第五單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2.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點

    2.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點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3頁例2,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十三第4、5兩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圖像上點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即每個點都表示路程和時間的一組相對應的數值。...

  • 正比例和反比例導學案

    課 題變化的量課 型學案導學課年 級六年級教 師學習內容教師提供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p24學生提供學習目標1、 完成學案并提出自己的問題。2、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互相依賴的變量,并嘗試舉例說明。...

  • 第五單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本單元一共安排了三道例題和一個練習。先認識正比例的意義,接著認識正比例的圖象,再認識反比例的意義,最后安排了一些鞏固練習和綜合練習。...

  • 第五單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具有比和比例的知識,認識常見數量關系的基礎上編排,通過對兩個數量保持商一定或積一定的變化,理解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滲透初步的函數思想。...

  • 第五單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一課時:認識成正比例的量(一)

    第一課時:認識成正比例的量(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2—63頁的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第66頁練習十三的第1—3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實例中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的過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在线网站 | 亚洲A∨国产AV综合AV |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 精品中文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三区 |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软件 | 黑白配中文 | 国产成人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 |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风流寡妇 |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 国产精品国产a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有的能看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网站 |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嫩模被啪的呻吟不断 | 午夜国产情侣在线播放 | 欧美一级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公司 | 亚洲区精品区日韩区综合区 | 92自拍视频 | 日韩人妻熟女毛片在线看 | 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91秦大神琪琪第一部在线 | 色99在线观看| 热久热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9999 | 熟女俱乐部五十路二区AV | 国产免费又爽又色又粗视频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成人福利 | 激情福利视频 |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 日韩高清网站 |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一级无毛 | 欧美黑人牲交videossexeso | 国产农村妇女高潮大叫 | 在线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