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實錄
師:(巡視)我看到了兩個同學畫了重點詞句之后,在旁邊寫了一個字,我覺得同學很會讀書啊。(繼續巡視)剛才這位小哲學家在課文第三自然畫出了這樣一段話:“森林中的鹿增多了,總數超過了十萬只……”一直畫到最后,“大地露出的枯黃,一天天在擴大。”她怎么批注呢?寫了兩個字:“兇惡”。然后呢,又加了一個問號。可不要小看這個問號喲,這說明她的心理矛盾得很——說它們不兇惡吧,可是它們還真的有點兇惡;說它們兇惡吧,可這近乎懦弱的小鹿怎么能兇惡呢?就這樣,字不用多,一個漢字,一個符號就可以表達一種意思。(繼續巡視)
師:這位同學在課文第五段后面寫了一句話:“森林毀滅的罪魁禍首。”我覺得概括的很好。一句話也可以,如果能夠在關鍵的地方談出看法,寫上兩句話,寫上幾十個字,談出自己的觀點,才是更高水平的。讀自己的書的時候,可以在書上圈點勾畫,這是讀書筆記的最簡潔,最有效的方式,對學習的幫助可大了。(繼續巡視)
師:我又發現一個同學很有見地啊!課文第五段說“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將森林中鹿的總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會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他寫了一個矛盾的句子,叫“善良中的殘忍”,我覺得很有水平,他這是受到了“小哲學家”的那個問號的啟發,越寫水平越高。(繼續巡視)
師:這位同學寫的是:“鹿是兇惡殘忍的,因為她不斷的在蠶食美麗的森林”。有水平,可以再寫多一點。(繼續巡視)
師:啊,同學們,容我再給你們念一個!這位女同學讀了第六段以后,寫了這樣一句話:“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編一個有關‘善良的狼’的童話,讓大家意識到狼也是善良的?”多好啊!同學們,讀書就是這樣的,一邊讀一邊思考。(繼續巡視)
師:哇,再來關注一下這位高水平的“小哲學家”,她看到了鹿破壞森林的那一段,這樣寫:“我認為真正的罪魁禍首并不是鹿。鹿殘忍嗎?如果人類不肆意破壞生物鏈,美麗的凱巴伯森林會消失嗎?”厲害,厲害!她想到了人類破壞生物鏈這個問題,思想越來越深刻。(繼續巡視)
師:同學真不錯啊,在每一個關鍵的地方都加上了自己的批注。不用老師教你們了,這篇很深很長的文章你自己就讀懂了。
[點評:看似隨便讀讀學生的批注,實為潤物無聲的閱讀指導和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學生在老師這“隨意”的閑聊中,不斷糾正自己的閱讀和思維方向,不斷修正自己的語言表述,潛潮涌動,人文交融。]
師:這位同學非常好,她自己想說一下。你告訴大家你的批注批在哪兒?
生:我批在第七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我寫了這樣一句話:僅僅根據人類自身的問題片面去看動物的善惡益害,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
師:聽到了嗎?這就是辯證地看問題!還有誰愿意說自己的見解,我們一邊寫一邊交流。
生:我讀第五段的批注。
師:好,大家看看第五段。
生:(先讀課文)羅斯福總統下決心要保護的數量超過了十萬只的鹿,肆意破壞森林,才給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所以我認為,鹿不僅善良而且也有惡的一面。凡是事物都有兩面性,不應該只看她其中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