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實錄
師:說得非常精辟!同學們,他已經把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給概括出來了。好,誰再來?
生:我認為世界上沒有全惡也沒有至善,好人總有野心,壞人也有善意。
師:聽到了沒有,同學們?多精彩啊!沒有全惡也沒有至善,就是說狼不全惡,鹿不至善。多精彩啊!
生:我是找到最后一自然段的后面兩句話:“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們必須尊重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這種相互關系。”我認為狼和鹿都是平等的,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它們是平等的、彼此依護的關系。
師:“彼此依護”這個詞用的非常巧。
生:我畫的是第三自然段末尾的“森林中的綠色植被在一天天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在一天天擴大。”以及第四自然段的“災難終于降臨到鹿群頭上。先是饑餓造成的大量死亡,接著又是疾病流行,無數只鹿消失了蹤影。兩年之后,鹿群的總量由十萬只銳減到四萬只。到1942年,整個凱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茍延殘喘。”我批注的是:人類間接制造了慘劇。
師:聽到了沒有,聽到了沒有?“人類間接制造了慘劇” !我想把你這句話中的“間接”給改一改。是間接的嗎?是誰下令獵殺狼?
生:羅斯福。
師:是誰去殺狼的?
生:獵人。
師:如果不把這些狼殺了,鹿的數量會無限制的擴大嗎?
生:不會。
師:如果鹿還保留在原來的種群數量上,凱巴伯森林會毀滅嗎?
生:不會。
師:那你說說人類對森林的破壞是間接還是直接的?
生:間接。
師:你認為人沒有直接去砍去伐森林,就是間接的破壞?
生:是。
師: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好樣的!
生:“羅斯福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殺的惡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護者!盡管狼吃鹿,它卻維護著鹿群的種群穩定。”我的批注就是:羅斯福聰明反被聰明誤。
師:“聰明反被聰明誤”?怎么說?
生:就是說他的本意是好的,可是卻干壞事了。他是為了鹿更好的繁衍生息,所以就下令把狼全部捕殺了,結果,狼差不多死光了。鹿呢?盡管還有八千只,但大部分都不是健康的鹿,已經是病鹿了,已經在茍延殘喘,快要滅絕了。
師:說的多好啊,多么深刻啊!誰再來?
生:我說的也是第五段。(讀課文“這是因為……控制了疾病對鹿群的威脅。”)我想說的是,其實狼也是美麗善良的,它把那些病鹿吃掉以后,也就控制了疾病,對鹿和我們人都有益處。
師:我覺得用這個同學的觀點可以說明這樣的問題:鹿和狼都是善良的,也都是兇惡的。它們的優點與缺點都呈現在大自然中,我們不能單獨以善良、兇惡、殘忍來形容鹿和狼,因為他們都擁有美與丑,善與惡,罪魁禍首不是它們,而是人。
生:我非常同意同學的看法。我認為,大家一開始說狼很殘忍,現在又說鹿很兇惡,到底殘忍在哪里,兇惡在哪里?狼捕殺鹿是它的天性,它不捕殺鹿就會餓死;鹿它啃食樹皮、綠色植被,也是它的本性,它如果不啃食這個,它也會死。凱巴伯森林的毀滅,是因為鹿實在太多了。然而真的是鹿造成森林的消失嗎?其實是人類。人類把狼殺了,所以鹿才繁衍的那么快、那么多,才會造成森林的毀滅。那么人損失了什么?其實,人損失的只是一片森林,而鹿損失的是整個鹿群,狼損失的也是整個狼群啊!人的損失只是森林,卻還把罪名加在鹿身上,難道人類不虛偽嗎?(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