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繽湖區說課大賽《輪椅上的霍金》說課稿匯總
教材解析:
本文是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文章通過介紹霍金年輕時患肌肉萎縮癥從而完全癱瘓,卻堅持探索科學、探索宇宙,追求畢生的理想。文章通過敘述,一位可敬的科學巨人出現在我們眼前,雖然他只能坐在輪椅上,身形扭曲、“齜牙咧嘴”,一動也不能動,但是形象卻異常高大,充滿魅力!
在教學本篇課文時,學生一下子就知道:課文是在向我們介紹霍金——一個值得崇敬的人。但是,知道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文章中寫的內容是否能通過教學、教師的引導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孩子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霍金是偉大的、是可敬的、是非凡的!
目標設定:
根據課文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表的理念,我給本篇文章的教學制定了如下的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正確書寫本篇課文中的生字,并能組詞、理解、運用。
2、通過學習、感悟,認識霍金:了解霍金的生平、了解霍金的貢獻、了解非凡的霍金帶給我們的“非凡”感受,感受霍金堅持科學理想、堅持不懈的非凡人格魅力。
3、向同學們介紹和霍金具有一樣精神品質的,在各領域有卓越表現的人。
教學探討:
一、照片導入,初識霍金——丑人!
1、課件出示霍金的相片,請學生們來看一看,認識一下這個人。
此時,我們只是來認識霍金,不建構在任何的認識基礎上,就只是像平常人們在街上踱步時遇到一個路人甲一般。
2、請你來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這個人。
學生的描述肯定不如課本中形容得如此細致、形象,但是,每一個人都能看得出來,照片上的這一位一定是一個身患重疾的殘疾人。
3、出示課文中的一段文字:頭只能朝右邊傾斜…………馬上就會現出“齜牙咧嘴”的樣子。請學生們自己來讀一讀這段文字,覺得描寫的貼不貼切?
不管是學生們自己還是課文中文字的描述,總是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人的形象竟是如此之——丑!怪!
是啊!世界上或許沒有比他更丑的人了!此時此刻的學生或許就會問:這人是誰呢?怎么會長成這樣呢?
讓我來告訴你,這個丑人,名叫——霍金,一個離不開輪椅的霍金——板書課題。
這個課題來得似乎太晚了一些,但是這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名字卻已然深深的烙印在了學生們的心中。
“揚”的超然,必先“抑”得深刻!
二、非凡人生,非凡霍金——巨人!
用一個詞來形容霍金或許結果會有很多很多,可是,還是課文中的這一個詞最能配得上他——非凡!學生們也會將目光聚集在這個詞上。
什么是“非凡”?是非同一般的,是非常人所能及的,是超凡的……
那么,霍金的非凡體現在哪兒呢?找一找,霍金的“非凡”體現在方方面面。
非凡的人生——命運多殘酷
霍金的命運是非凡的,卻是非凡的殘酷。抓住“殘酷”一詞,閱讀課文第二段落,哪些詞語最能讓你覺得“殘酷”,殘酷的讓你無法承受!
一系列的數字躍入眼簾:“1963年,21歲”、“1985年”、“40年過去了”;一系列的程度副詞有緊接著扣入人的心扉:“完全癱瘓”、“徹底剝奪了說話的功能”、“徹底變形”;兩個“必須”讓人看了冷入了骨髓:“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的機器”、“讀文獻時,必須讓人將……”;一個比喻句生動卻不再讓人感受到美麗:“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逐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