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全冊教案2
生生互動,交流紙“站起來”的方法。(如果學生達不到預期效果,教師這時可隨機點撥:“看老師手中的紙,變!變!變!”,示范一些“站起來”的方法)。
小結:學生明白紙通過卷、折等方法會“站起來”。
——探究與創作
引導想像,啟發學生通過折折、剪剪、貼貼、畫畫,增強形象的趣味性。
老師示范,例舉:可以問:“這個折好的形象看起來像什么?”學生做各種想像回答。
老師用剪刀剪成,“現在它又像什么?”教師上色,添加人物:“看,這個小朋友玩得多帶勁啊!”
——欣賞與分析
欣賞范例,自行探索,讓學生明了:范例中各種形象的不同是因為紙“站起來”的形狀與方法不一樣;即使同樣的“站”法也可以產生不同的趣味追求。
——實踐再創作
用一個你最喜歡的“站起來”的方法做一個自己喜歡的形象。
——交流與展示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欣賞各自作品,互談體會和建議。
• 采用誘導的方式,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點撥成形。
第16課 畫聲音
•教學目標:
1、提供大量的大師作品、學生作品進行賞析,看看其作品與所畫的聲音是否呼應,從而了解表現聲音的方法。
2、講解色彩與人的感覺的關聯,畫一種你聽過的奇特的聲音。
3、通過畫聲音對聲音提高自我聽覺。
•課 時:1~2課時
•重、難點:
考考學生的小耳朵靈不靈,能不能聽出聲音的變化,用點、線、色的靈活運用表現。
•教學準備:
教師的準備:有關聲音的錄音、范畫、白紙、彩色紙、瓶蓋、梳子、牙刷、紙團、牙簽、手機、水粉顏料。
學生的準備:水粉顏料、作畫工具。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設疑創作
a.“今天的美術課先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細聽。”
(老師拍手)聽到了什么聲音?(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對聲音的關上)
b.邀請學生一起形展拍手游戲,拍出輕重不同、快慢不同的聲音,感受掌聲的節奏,體驗快樂。并請學生自己創造出不同的掌聲,增強趣味,加強對聲音的感受。
c.“大家拍手的聲音真好聽,但是拍過就沒了,有沒有辦法把掌聲留住?”激勵學生嘗試用點、線、形描繪聲音,進行第一次作業。學生只要在紙上畫出東西便要給予表揚和激勵。
——通過比較,真切感受
a.從學生作業中總結出聲音是可以畫出來的(板書課題:畫聲音)。
b.放手機鈴聲讓學生感受掌聲與手機聲的不同。“你覺得該用什么顏色來畫呢?”
從作業中反映出聲音的顏色。并體會出掌聲不同色彩也會不同,原來聲音是有顏色的。
——由扶到放,個性創作
a.讓學生模仿生活中有哪些喜歡聽的聲音和害怕聽到的聲音,通過回憶、模仿,再一次感受豐富的聲音。
b.“生活中有那么多聲音,可簡單的點、線該怎樣對豐富的聲音進行合理的表現呢?”介紹學生作品《外公的呼嚕聲》,讓學生從他人的作業中學習點、線、色的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