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全冊教案2
根據自己的作品,說一說自己用了多少種技巧來玩泥巴?來聯想一下還可以用哪幾種其他的方法?
3.聯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東西與泥巴有關?
4.比賽活動:
建議: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來做東西,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力求與眾不同。
看誰做的圓球最圓?看誰做的泥條最長?
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指導和提示學生通過觸摸、觀察、嗅覺、摔打、重量來更為細致的感知泥性。
教師經過講解、評比后給予適當的獎勵。
5.整理現場,清潔衛生。
引導學生把工具清洗干凈放回原地,打掃地面衛生,給自己清理。
札記:本課作為小學美術課中首次出現的泥工課,不強調要讓學生做出某一具體形象作品,而要強調通過有趣的學習活動方式,激發學生自由表現、大膽探索、感知泥性、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從而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究問題的意識及口頭發表、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第二節
一、引導階段:
猜謎語:說一說你的一種文具的形狀、大小、功能,請大家猜一猜是哪種文具。(目的是引導學生觀察并抓住每種文具的特征。)
看老師制作的文具使用了什么材料?(橡皮泥)
大家試著用橡皮泥做一枝鉛筆,看誰做的像,請他介紹一下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出示幾種造型、花紋獨特的鉛筆,引導學生觀察,討論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在橡皮泥做的鉛筆上裝飾上這么好看的花紋,試著做一下。
通過制作,總結出用橡皮泥進行文具造型的方法是:基本形制作和添加裝飾?捎玫脑煨褪侄斡校捍、捏、按等。
二、再分組合作用橡皮泥制作一下其它的文具,比比哪一組做的最多,造形最新穎獨特。
引導學生搓成不同的線、捏成各種的點和立方體、長方體形象進行組合,如制作鉛筆盒時,可制作方形、橢圓形等外形,并可夸張其長短及粗細,并裝飾上小花紋,使制作的文具更有新意。
三、在充分肯定學生大膽、自由的設計基礎上,進行相互欣賞和交流,進一步鼓勵學生設計出更新穎的學習用品。
四、收拾與整理:
要求學生制作前鋪一張舊報紙在桌子上,以免把桌子弄臟。制作結束后,要及時收拾剩余的橡皮泥。
課后拓展:
課后利用多余的橡皮泥再設計制作幾種學習用品。
札記:
在利用橡皮泥制作文具時,有的學生提出:做出來的有些文具根本就不能用,這叫變廢為寶嗎?我告訴孩子們,雖然這樣的玩具不能用,但它們很有裝飾性,可以裝飾我們的生活。同時提出,希望同學們能設計、制作出可以用的文具,真正的變廢為寶。
12、秋天來了
教學目標:審美能力的培養,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能利用各種材料大膽,直率地表現創作畫;初步培養小組合作意識。
教學內容:了解季節更替的自然現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讓學生從色彩斑斕的秋天景色中體驗生活的美。通過欣賞表現秋天的一系列作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手法進行創新設計,大膽表現,大膽裝飾,以小組身份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知秋,拓寬視野,學會創作的表現手段。
教學難點:激活學生的創作靈感,直率表達,個性作畫。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大量秋天的圖片,秋天的樂曲磁帶,碎花布等;學生準備:水彩筆或油畫棒,各種廢舊紙張,廢舊材料,剪刀,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