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全冊教案2
(同時,鼓勵臺下的小朋友,畫出更有新意的三角形物品。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
不要跟別人的一樣,要發揮自己的創新精神)。
四、課堂總結。
這一節課,我們認識了三角形,小朋友畫出了許許多多的三角形物品,這說明小朋友們
平時對生活觀察得很仔細。只要我們多觀察生活,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有美。
第 二課時
一、學生講述觀察所得:哪些物象的組成含有三角形?
二、指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照片及學生作品。理解:1.所有的圖例是單純的三角形的嗎?為什么?(使學生理解生活用品、建筑物等都要設計出好看的外形,才會使人們覺得它是美麗的。單一的一種形與用口組 合的形相比較,自然是多種基本形組合的好看,即“多樣統一”。)2.每幅畫有哪幾種形?
每一件物象由哪幾種形組合而成?學了形物體的畫法后,我們應怎樣使用它去幫助觀察記憶物體形象?(教師總結用基本幾何形分析對象結構的形象記憶法,邊講邊畫,使學生有深刻認識。)
三、作業:畫一幅以三角形物象為主并有圓方物象在一起,表現一個主題的記憶畫。
四、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五、講評:再強調形象記憶的方法。
一、指導學生作業時要注意讓學生在畫面上先畫出一個三角形的整體,然后再根據這個三角形的外輪廓畫出具體細節的東西。要教會學生作畫時從整體著手,再進行局部刻畫。
二、鼓勵學生多用幾何形去分析生活中
所見的物象結構。
第8課 拼拼搭搭(一)(二)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審美能力。
2、認知目標: 掌握形的組合規律。
3、技能目標:嘗試用多種材料、多種表現方法創作。
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欣賞及創作,發現和體會形的組合的美感。
能合理運用各種形進行組合,處理好點、線、面的關系。
教學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
教師準備:收集大師的作品:如米羅的作品。
學生準備:準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a.導入
分小組活動:利用教師分發的基本形拼一拼,再“添畫”幾筆成為一個新的形象,激發學生學習的
興趣。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形自由發揮想像力,展開聯想翅膀,想像創意。
揭示課題:拼拼搭搭。用這種方法還能做出什么有趣的圖案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
b.新授
a.請學生們欣賞大師(米羅易寶)作品,感受用不同的形“拼搭”的奇妙世界。
b.學生討論交流生活中各種形的組合運用,感受它們帶來的美。
c.欣賞圖片(課本中的學生作品),再次感受拼拼搭搭的美妙:
色彩的美:可用對比的鮮艷色彩也可用協調的美麗色彩。
形狀的美:大小不同的各種形狀(圓形、方形、三角形),有點有線也有面。
內容的美:有寫實的具體內容,也有抽象的內容。
構圖的美:畫面飽滿有虛有實。
d.學生小組討論用這種方法可裝飾什么呢?(手帕、書簽、鑰匙扣和封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