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全冊教案2
1、游戲介紹
a.談話:上節課的水墨游戲大家玩得非常開心,今天還想玩嗎?今天我們繼續來玩更有意思、更富有變化的水墨游戲。
b.揭題:《水墨游戲》(二)
2、游戲活動
a.聽雨聲:小朋友,聽!是什么聲音?原來是小雨點在說話。
b.示范:
a.教師示范用筆蘸墨在宣紙上畫點。
b.重點解決墨色的濃淡:再畫一個不一樣的小雨點。(師:“再加點水,這次點重一點,慢一點。比比看和剛才的小雨點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筆輕重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c.學生練習:在紙上嘗試各種點,畫好后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并說說和老師畫的點有什么不一樣?是怎樣畫出來的?
(教師小結:點可以變的:濃濃淡淡、干干濕濕、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業形式:“這些各咱各樣的點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們變成一張畫呢?”
e.欣賞:
a.大師作品:黃賓虹及張大千用點來表現的山水畫。比較兩幅畫的不同。
b.學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畫得多豐富啊!
f.搞個小小展覽,看哪個小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創意。教師巡回輔導。
要求:a.小組合完成。
b.教師提醒學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臟教室。
g.展評:
各小組將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賞,誰的點變化最多?誰的畫最美?
3、課后拓展
課后可以讓學生嘗試畫各種各樣豐富的線條、色塊、形象,看能否像大師一樣畫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畫來。
搜集畫報上畫家們畫的水墨畫作品,并帶到學校來與同學們交流。
11、 玩泥巴
教學目標:
認知:通過玩泥巴的游戲活動體驗感受泥性,嘗試并掌握幾種玩泥的基本方法。
情感:通過游戲活動,共享玩泥巴的快樂,初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通過對玩泥過程知識及技巧的探索,培養初步的感知能力、口頭發表能力、與人合作能力及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探索感知泥性,歸納玩泥的幾種方法。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頭表達。
課前準備
學生:小水桶、毛巾、可塑泥、可用來印紋的小物品
教師:教學圖片、媒體素材、不同干濕的泥材。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教師拿出三個布袋,內有三種濕度不同的泥巴。引出問題: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
鼓勵學生上前摸一下,聞一下布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觀察:用簡單的形容詞,回答自己的感覺,如:柔軟、泥土氣息等。
揭開謎底:是泥土。你們想玩嗎?
出示圖片欣賞,初步認識泥塑藝術,了解中國傳統藝術的種類。觀賞作品
簡介幾種泥巴的用途。
二、感受實踐:
1.到戶外,提問:你玩過泥巴嗎?你是怎樣玩的?玩時有什么樣的感覺?與學生一起無主題的玩泥巴游戲,提出問題:怎么才能讓泥變得不粘呢?你還有其它辦法讓泥變得不粘嗎?大家試一試!
學生分組交流,發表自己對泥的不同感受。找到問題答案:泥巴太濕的時候,可以經過摔打后濕度適中;泥巴太干時,可以加點水攪和一下,即可。
泥巴聽話嗎?你還能讓聽話的泥巴變成什么好玩的東西嗎?你用泥巴做了些什么?它們是什么東西?干什么用的呢?
學生略答。成組討論問題。講一講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2.講解泥巴是如何被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