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美術下冊教案3
(3)回憶日常生活中以樹木圖案為設計主題的作品實例。
板書設計:
演示區
教師板演,舉例說明繪畫方法與步驟。
會變的樹\葉
畫——樹形
添——樹紋
加——樹語
第12課 來畫蟲
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初步了解有關昆蟲的知識,感受和體驗畫中可愛的昆蟲形象。
操作領域:通過連環畫的形式,增強對昆蟲的了解。
情感領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了解昆蟲的構造、特點,自編故事,嘗試創作連環畫。
教學難點:欣賞并了解連環畫的創作特點。
教師準備:昆蟲圖片、相關資料、昆蟲故事連環畫。
學生準備:繪畫工具以及課前收集的有關昆蟲的知識、故事和圖片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1、出示小青蟲的圖片。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介紹一個新伙伴,看,是一只可愛的小青蟲。
師:你瞧它背著行囊,猜猜看它要去干嘛?
生:去旅行……
師:其實啊,它是要去找媽媽。
2、猜謎語,講特點。
小青蟲為了找它的媽媽,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并且在路上還遇到了很多昆蟲,都有誰呢?老師這兒有兩條謎語,請小朋友們來猜猜它們是誰:
細細身體長又長,四面旗幟背身上,眼睛大大照前方,專除害蟲本領大。(蜻蜓)
師:你可真棒,一下子就猜出來了,你從什么地方知道這是蜻蜓的呢?
生:蜻蜓的眼睛很大,身體很長……
師:說得對,這些都是蜻蜓獨有的特點!
師:我們再來猜一個:
頭戴兩根雄雞毛,身穿一件綠衣袍,手握兩把鋸齒刀,小蟲見了拼命逃。(螳螂)
師:啊,這個小朋友們都知道,螳螂的大刀確實是赫赫有名啊!
3、出示昆蟲圖片,分析昆蟲的構造特征:
a、出示蜻蜓的圖片。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它們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小朋友們,你們仔細瞧,蜻蜓的身體都有什么特點?
生:大眼睛、長長的肚皮、有兩對翅膀、六條腿……
師:小朋友們說得很對,昆蟲們有著相似的構造,它們一般有六條腿和兩對翅膀,并且它們的身體還可以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其中胸部是昆蟲運動的主要部分,你們瞧,它的六條腿和兩對翅膀都是長在這個部位上的。
b、出示螳螂的圖片。
師:我們再來看螳螂,雖然它和蜻蜓的外形相差很大,但也有著相同的構造。憑借這些特點,我們就能大略的辨認出哪些才是昆蟲。
師:小朋友們,你們猜一猜,小青蟲除了遇到蜻蜓和螳螂外,還可能遇到了哪些昆蟲呢?
生:瓢蟲、蜜蜂、蝴蝶……
師:小朋友們知道的昆蟲還真不少!你能用簡筆畫的方法畫一畫你所說的昆蟲嗎?
生:能……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畫蟲吧!
揭示課題:《來畫蟲》
二、走進昆蟲王國
1、欣賞昆蟲圖片。
師:昆蟲的世界神秘博大,剛才我們畫的昆蟲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想了解更多的昆蟲嗎?走,讓我們走進昆蟲王國去看一看!
課件流動展示昆蟲圖片,請學生欣賞。
2、小組交流。
師:昆蟲王國非常龐大,我們剛剛欣賞的知識其中的一小部分,老師知道,小朋友們在課前已經收集了這方面的資料,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告訴大家了吧,下面就請小組里互相交流一下你們知道的昆蟲知識。
3、個別展示。
師:請兩位小朋友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知道的昆蟲,好嗎?請學生上臺介紹一些昆蟲的形態和生活習性等知識。評選出講得最好的小朋友,授予“昆蟲小博士”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