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蘇少版)
教師可提供幾張風景圖片和相對應的風景寫生畫,讓學生比較領會老師是怎樣構圖和取景色的?
3、學生寫生:幫助學生找位置,明確所畫的目標。鼓勵學生用多種形式表現風景,如素描、鉛筆淡彩、水彩、水粉畫等,也可以用綜合材料來做表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自由作畫,根據畫面的需要,將眼前的景物適當增減,也可以移動物體,力求畫面動人、完美。
四、展示作品,整理環境。
展示學生的作品,并說說自己的寫生感受,相互觀摩,讓學生推薦好的作品進行評析,表揚構圖比較新穎、表現力強的學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生熱情,教育學生保護好環境。
五、走向生活、分享快樂。
將自己的風景畫或寫生作品裝入鏡框,或做成掛歷,美化教室和家庭。也可以作禮物贈送給自己的朋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寫生的樂趣和成就感。
課題十八:風景如畫(二)
教學內容:通過欣賞、比較風景寫生畫與裝飾性風景畫,了解裝飾畫的藝術特征,并能以自己寫生的風景作品或圖片為素材創作裝飾性的風景畫。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認識裝飾性風景畫與寫生畫的異同,了解風景裝飾畫的藝術特征。
2、操作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以風景寫生作品或圖片為素材,創作一幅夸張變形的裝飾性的風景畫。
3、情感目標:感受裝飾畫的藝魅力魅力,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增強學生的創作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利用點、線面元素,黑白灰層次和夸張的裝飾風景畫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教師:風景寫生畫,裝飾性風景畫,大師作品,農民畫等。
學生作品:風景畫寫生作品,水彩等。
二、教學思路。
1、欣賞導入:教師出示一組風景寫生畫作品和裝飾性風景作品,讓學生欣賞。
2、討論比較:引導學生對比觀察欣賞,研究這兩種類型的作品在形象、色彩、藝術手法等方面有何不同。通過觀察、比較、討論讓學生感受到:在形象上,寫生風景畫忠實于描繪景物本身的形體結構,裝飾風景畫不拘泥于原有物象,多采用夸張、比較、變形的手法、強化景物的特征。在色彩上,寫生風景畫多依托依照客觀景物本身的色彩作畫,裝飾風景畫不受對象本身的色彩限制,多以畫面色彩的和諧為目的。在藝術手法上,寫生風景畫多反映客觀現實,裝飾風景畫多利用點、線、面元素,黑、白、灰層次,強化主觀感受。
三、欣賞感受。
用學到的裝飾風景畫知識欣賞部分藝術大師的作品,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欣賞民間的藝術作品,感受濃郁的民族風格;欣賞以前學生的裝飾畫作品,增強學生的創作自信心。
四、構思創作:
學生拿出自己的寫生作品或風景圖片按裝飾畫特點進行構思,把自己對客觀景物的夸張變形手法,色彩的主觀處理想法說給同桌的聽一聽。
五、交流展示:
集中展示學生的作品。相互交流欣賞。
六、課后拓展。
教師提供更多的寫生作品讓學生欣賞。
課題十九:山水畫
教學內容:在本課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鑒賞古代和現代畫家的山水畫作品,練習山水畫的筆墨技法,在借鑒優秀作品的基礎上大膽創新。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了解中國山水畫的歷史和主要的藝術特點。
2、操作目標:了解和學習山水畫的筆墨技法,運用山水畫的表現形式進行嘗試練習,創作出一幅自己理想的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