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蘇少版)
讓學生跟著課件里的導游來到中國古代,看中國古代的船,宋代北方的平底木筏船和竹筏,到河邊看小木船、游船等,再到黃河邊看……
討論交流:船的歷史很悠久,種類也繁多,各有各的特點,問同學們看到了哪些船?有什么不同?你坐過哪些船,感覺怎么樣?船上有什么?
2、師生共同講講船的由來及相關的小故事:
3、示范畫船
欣賞范例。分析范例,了解到別人是怎樣表現船的?教師根據范例作畫,讓學生掌握畫船的一般方法:確定船的形狀和大小,畫出船的整體外觀造型,表現出大概輪廓。畫出局部部分最后要涂色。
4、欣賞名家作品和學生作品。在欣賞的同時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不但可以用筆繪的方法,還可以用版畫、木刻、剪貼等方法來表現船。
5、學生創作: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據自己喜歡的船,畫出設計稿。再與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讓他們選擇最佳方案。
6、評價作業。學生上臺來自己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我們可以采用自評和互評和老師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評價。
7、課堂小結。
課題二十三:我設計的船
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想像未來的船,豐富學生有關船的認識。掌握一般船的制作方法。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了解船的基本結構、比例、色彩等造型特征,知道船的設計和制作要符合人的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2、操作目標:培養對船的造型的設計、表現能力,掌握造船的基本方法,創造出心中的船。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激情,并通過不斷的嘗試,體驗 創造的艱辛,培養學生的耐挫力和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感受變廢為寶的神奇與創造的樂趣。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師生共同準備:收集形態各異的船的資料,可以是圖片或模型,可制作多媒體的課件和使用現代化的電教手段,準備好繪畫的材料。
教學思路:
一、感知與體驗。1、交流與展示師生收集的古今中外的船的資料,欣賞各種各樣的船的圖片資料,教師提出問題:現在的船與過去的船相比在造型上和功能上都有哪些突破與改進?
2、教師對以上的問題做簡單的小結后介紹一下船的發展。
3、同學們分成四組展開討論,圍繞“人類與船”這一話題進行交流。你對未來生活中的船的造型與功能有哪些需求?如果你是未來的船舶設計師你將會怎樣設計?
4、各小組選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討論的結果,最后老師對同學樣的發言進行歸納總結。
二、創作與表現。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像,加上小組的討論結果,畫出設計的小樣,選擇最佳方案和最合適的材料來表現。
三、評價和反思。
同座位的同學互相介紹自己所設計的船,小組可推薦本組最好的作品帖在教師事先布置好的展示欄中,可與其它小組進行比賽。
請獲獎的同學到講臺前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四、課后拓展。
繼續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未來的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交流。展示老師用不同廢舊的材料設計做成的船,想一想:這些船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為這些船起名字。教師發給每個小組一艘船,并要求每個小組拆開船,然后再組裝起來。討論:這些船用哪些材料來制作的?有什么規律?
二、材質感受:展示課前收集好的各種材料,讓學生對這些材料的形、色、質量進行感受和了解和分析,并請學生說說這些材料的特征,怎樣創造性的使用這些廢舊材料。引導學生找出一些易于改造、可以充分利用、與船的形狀相關聯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