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蘇少版)
3、情感目標:學習和繼承中國山水畫的古代文化的優良傳統,通過山水畫的鑒賞和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中國山水畫的程式化的表現方法,如畫山石的斧劈皴、披麻皴等各種皴法,畫樹葉時的個字點,介字點等各種點法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師生共同收集中國古代和現代的山水畫的圖片資料和自己喜歡的繪畫作品。教師再準備山水畫教學的多媒體的課件。學生再準備好繪畫的工具。
二、教學思路。
1、準備階段。檢查課前布置的預習作業,收集有關山水畫的圖片、文字資料。師生合作,在教室里布置一個小型“山水畫展”
2、嘗試階段。最理想的大自然應該是青山、綠水、白云等,請同學們嘗試運用手中的筆,畫出自己心中的一座山、一片云、一棵樹……在此基礎上,組織開展一次“我最喜歡的山水畫”的評選活動。
3、引導階段。用投影儀展示中國山水畫的代表作品,同時進行山水畫的史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山水畫的發展過程和寄情于山水的藝術表現欲望,引出課題。
4、發展階段。圍繞“你為什么最喜歡這幅山水畫”你能理解這幅山水畫表達的意思嗎?等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聯系畫面的直接形象與作品所蘊藏的寓意進行賞析,理解山水畫借物寄情的內涵,并思考:如果你表現這個內容,會怎樣創作。
5、練習階段。這是一個整個教學的重點階段,一方面向學生傳授和講解中國山水畫的方法和步驟和傳統筆墨技法,使學生有一個初步了解;另一個方面,組織學生運用山水畫表現方法進行練習,創作一幅表現自己某一思想的山水畫作品。教學時可借助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解。
山水畫的方法步驟。
1、勾線。凡能用線概括的地方,分主次先后,用墨線盡量明確、肯定地勾勒出來。
2、皴擦。在墨線的骨架基礎上加以補充,進一步表現山石的脈絡、轉折,以及樹干、建筑的體面和質感,使畫面逐步豐富起來。
3、點染。以不同的筆法的點加以充實和豐富,逐步形成畫面的整體效果
4、整理。待畫面完成70%以后,以畫面本身既成的狀況為主,進行充實、調整,目的在于突出畫眼。
5、著色。當墨色豐富到幾乎有色彩的感覺有時候,應考慮著色,以取得“錦上添花的效果。
6、評價階段。選擇部分學生的作品布置到黑板上,讓學生用自己的評價標準進行欣賞與評析,推選出優秀作品。
7、收拾整理。收拾與整理山水畫用具,保持教室的整潔。
課題二十:非洲雕刻藝術
教學內容:主要了解非洲的風土人情,認識非洲雕刻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地位,給學生一個接觸世界文明的機會,培養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藝術的寬容和尊重形成健康的審美觀點同時學會欣賞雕刻藝術品,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了解非洲雕刻藝術,充分感受非洲雕刻的藝術魅力。
2、操作目標:嘗試從多角度欣賞非洲雕刻,理解作品的內涵,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寬容和尊重,強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了解非洲雕刻藝術的獨特的造型語言和藝術特點,掌握欣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師:、收集有關非洲的風土人情,文化藝術的影視片,圖片、音樂及小型非洲木雕。生:準備黏土等。
二、設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