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術出版社六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
2.了解作業要求:同桌二人,相互協作,運用鐵絲、橡皮泥等性質相近的材料,捆扎、捏制出大方逼真的樹木模型。
3.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學生作業拼擺活動場景
五、作業的
展示和評價
活動。
i.學生將自己的作品擺放在馬路兩旁。 (教師事先在講臺上布置)
2.說一說:在制作的想法和在制作過程中的感受。
評一評:你認為造型大方逼真的樹有哪一些?
六、課后思
考
教師提示:如何將自己制作的樹的模型制作成盆景?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大膽嘗試,做一個樹木盆景。
課目
第8課 自制小盆景(活動二)
年級
6年級上冊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一、活動導
八
一、教師運用教學課件展示兩幅優秀自制小盆景圖片,引導欣賞,提問。 (或教師出示優秀小盆景實物范例。)
圖片一(課本范圖一)。
教師釋義:
盆景:利用奇石、植物和人工制作的飾品構筑成山水等微縮景觀。
教師提問:
此盆景運用了哪些制作材料?使用了什么方法?
(石頭、草、樹葉、紙盒等材料,運用了粘合、穿插等方式)
圖片二(課本范圖二)。教師提問:
你覺得此盆景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材料巧妙運用,如木片的運用,形成小橋流水的意境;廢棄煙盒改裝成房屋等。)
二、教師出示盆景范作,引導欣賞,教師提問:
1.誰能夠來嘗試重新組合?
學生用另一套材料嘗試對材料的換位重新組合材料,形成盆景。
2.試試看,你還可以增加或刪減什么材料進行組合?
三、綜合分析:組合的過程中,碰到了什么問題?該怎樣解決?
教學課件展示兩張圖片,分階段讓學生了解作品的構成材料與組合方式的簡單印象,教師出示盆景范作,同時提供給學生嘗試 組合練習的同一盆景的制作材料。
二、探究學習
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分析,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1.對比分析:學生重新組合盆景與教師范作盆景區別。
組合的隨意雜亂與主次突出、意境明確。
2.討論解決:怎樣做到主次分明?
根據材料,確定立意,從主體形成人手,逐步補充。
3.方法學習:材料組織有什么技巧?
采取粘合、穿插等方法,注意高矮、疏密的搭配,巧妙利用材料特點,創造意外效果。
展示學生組合練習盆景作品與教師范作。
三、創作活
動
1.活動開展:4人小組合作,合理分工,完成一個自制小盆景。
2.作業要求:小組合作,將石塊、沙土、樹枝、草葉等加上自己制作的簡單模型,組合成縮小的景觀,表現出一處比較完整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