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術出版社六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
(4)整體調整:可加入主觀想像,適當修改添畫完成。
(板書:1.構思2.畫形3.涂色4.調整)
7.作品賞析。
你覺得這幾幅戲劇人物繪畫作品感覺怎么樣?
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出示問題
播放短片
出示劇照
出示板書
播放戲劇
邊講邊出示步驟板書及分步出示演示步驟圖
出示作品
三、學生作
業
作業要求:
1.根據記憶畫l一2個較熟悉的不同動態的戲劇人物。抓住人物亮相、身段、眼神和服裝道具的特點,表現出戲劇的韻味。
2.分組開展比賽,評選“最佳作品組”。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出示作業要求
出示戲劇人物圖片
播放戲劇音樂
四、作業展評
(分組展示)
1.說說自己的作品。
2.評評別人的作品。
學生作業
五、總結拓展
1.教師小結。宣布“最佳作品組”。
2.介紹各地傳統戲劇的種類。
六、布置作
業
課后將教材上的填空題和問答題完成,下課。
播放戲劇音樂
課目
第11課 鄉村發現
年級
6年級上冊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創設情境
導人教學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本課的學習材料(稻草、樹葉、麥秸、果實等),并將這些材料分組放置在操場。 (室外教學)
2.教師講葉圣陶爺爺寫的《稻草人》故事,勾起學生的想象或回憶。
3.學生說說自己見過的稻草人形象。
充分貯備
學習材料。
分組嘗試
發現問題
1.教師提出學習主題。
師:下面我們就以組為單位,互相合作嘗試捆扎一個稻草人. (時間定為5分鐘以內)看看哪一組做得又快又好。
2.學生分組制作。
3.發現嘗試作業中的問題。
預估問題:形態不美(身體高矮比例失調,頭重腳輕分配不勻);
松散不穩(輕輕一碰即倒下,部分結構松散未扎緊):
沒有做完(合作不利,分配不公)。
預備一個制作有問題的“稻草人”。
相互學習
解決難點
1.師生討論,逐一解決問題:形態不美怎么辦?①應大致確定人物的身高比例,找準脖子、腰部、肩部的捆扎位置。②稻草的分量要做到
心中有數:代表手部的稻草分量明顯少于身體部分(包括腿部)。稻草量少的情況下,有時可將稻草整束彎曲后再捆扎,頭部顯得精致一些,有時也可將代表手部的稻草挽回進行捆扎。
2.師生討論,逐一解決問題:松散不穩怎么辦?①稻草人各部分的分量合理,重心穩定。也可適當添加工具使稻草人穩定且動態有趣。②注意捆扎的松緊要合理:扎得松則稻草顯得體量大,一般在關節轉折處扎緊。
3.師生討論,逐一解決問題:沒有做完怎么辦?用最短的時間做出精品就有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