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則混合運算第二課時
“自學互幫導學法”課堂教學設計
課 題
四則混合運算
課時
第二課時
課 型
新授課
修改意見
教學目標
1.結合問題情景探索并理解含兩個小括號或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感受混合運算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學習混合運算的價值。
2.知道中括號的作用,掌握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含兩個小括號或中括號的混合運算題。
3.在探索運算順序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成功體驗,堅定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含兩個小括號或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含兩個小括號或中括號的混合運算題。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沒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此基礎上,只要掌握了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計算應該問題不大。
學法指導
自學互幫導學法
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效果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
補救措施
修改意見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6頁例3、例4及相關練習。
……
(出示課件1)
1、課前準備
教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教師: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出示課件2)
(出示課件3)
教師:要求師徒合作還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任務?該怎么想呢?
教師:剩下的個數沒有直接告訴,怎么求呢?
教師:你能根據這種想法寫出算式嗎?
教師:在這個算式中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教師:根據這幅情景圖的意思,我們又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教師:看來所列算式的運算順序和解決問題的順序是一致的,說明我們的算式是寫對了。現在你能根據這個運算順序算出結果嗎?
2、新授課
出示課件4(例3原圖)
教師:同學們上節課的知識掌握得很牢固,老師把這個題改一改,看看和剛才的題有什么不同?
教師:現在我們要求師徒合作還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任務?應該怎么想呢?
教師:那我們怎么寫算式呢?
教師:按我們學習過的四則混合運算的要求,這個算式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這幅情景圖中的意思要求我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教師:算式的運算順序和解決問題的順序一樣嗎?說明了什么?
教師:錯在哪里呢?引導學生分析出:我們應該想辦法先算12+18。
教師:要改變運算順序我們可以怎么辦呢?
教師:比較這個算式和以前我們學過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教師:你認為這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隨學生的回答板書:(147-27)①÷②(12+18)①]
教師:你能按照這個運算順序算出結果嗎?
出示課件5
多媒體課件6出示練習:
3.教學例4
出示課件7
教師:下面我們繼續討論工人師傅做零件的問題。
教師:師傅要加工1800個零件需要多長時間?我們可以怎么想呢?
教師:師傅每時加工的零件個數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怎樣求呢?
教師:你能根據這個想法寫出算式嗎?
教師:根據我們前面掌握的運算順序,你認為這個算式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為什么要像這樣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