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二、讀數、寫數練習。
1、完成第2題。
(1)讀出下面個數,并說出每個數中的6各表示多少,再用線連一連。
(2)進行交流,說出從練習中得到什么體會。(同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數值不同。)
2、完成第3題。
(1) 讓學生先讀一讀,再寫出橫線上的數。
(2) 布置課后小組作業:在課余收集類似的素材進行交流。
三、口算練習。(完成第3題)
7200-7000 7000+3000 8000-3000
6700-700 600+3000 10000-6000
四、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完成第5題)
(1) 讓學生對近三日每天參觀的人數各接近幾千進行估計。
(2) 進行估算。
(3) 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估算的。
五、數的大小比較和估計。
1、完成第6題。(比較大小)
5、 完成第7題。
要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比較。在小組里用合適的語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接近、差不多等)來表達比較的結果。
六、找規律填數。
1、完成第8題。
(1) 要引導學生看懂題意,先指導學生一組一組的有序觀察。(分成6組進行填寫數,有的遞增,有的遞減。)
(2) 獨立的填寫。
(3) 最后可以交流每組上是根據什么規律來填寫的。
2、完成第9題。
第9題是開放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不重復不遺漏的找到所有答案,體會策略和方法。
(1)引導思考,獨立填寫。
(2)交流填寫結果,說出填寫的策略。
三、千克和克
一、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2、 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了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能夠根據物體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進行簡單的估測,逐步提高估測能力。
3、 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二、教學時間:4課時
千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p29——32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物體質量的方法,通過看一看、稱一稱、拎一拎、數一數、說一說等活動,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 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樣食品(出示蜜棗、膨化食品),他們在爭吵到底誰比較重,你能想個辦法幫它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討論,得出結論:掂一掂、稱一稱、看一看
二、操作體驗,認識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