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綻放心中的荷花《荷花》教學實錄
生3:(讀話)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小姑娘,穿著潔白美麗的衣裳,穿著碧綠的裙子,在隨風飄舞。
師:荷花仙子來了!真是三生有幸啊!(笑聲)
生4:(讀話)我是一朵招人喜歡的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想要跟別的荷花比美,你們誰也沒有我這樣美麗動人。
師:我欣賞你的自信!自信的荷花才是美麗的荷花。
生5:(讀話)我是一朵姿態萬千的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想說:“我終于長成一朵美麗而漂亮的荷花了,可以讓許多游客來觀賞我。”
師:將自己的美獻給游客,你不但有一個美麗的外表,更有一顆美麗的心靈。
生6:(讀話)我是一朵快樂的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想說:“夏天可真美,我也要為夏天添一些色彩。”
生7:(讀話)我是一朵孤獨的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多想找幾個小伙伴跟我一起捉迷藏啊!
師:誰想跟這朵荷花交朋友?
生:(紛紛舉手。)
師:不孤獨,孩子,不孤獨。你有朋友,瞧!他們都是你的朋友。
在這里,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一種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教學理念和有效策略,王老師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想象,既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又加深理解和豐富了課文內涵,培養了創造能力。
在這里,我們驚喜的發現,荷花已被學生的生活閱歷和人生體驗擬人化甚至人格化了,荷花已不在是自然之花,荷花成了學生的心靈之花。我們強烈的感覺到,不是荷花在言說,而是學生自己在言說;不是在言說荷花本身,分明是在言說學生自己的思想、情感、體驗、悟性和靈性。于是,一朵朵人格的荷花、文化的荷花盛開在學生的純凈心靈中。
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了一份暖暖的人文關懷。當一個孩子借著荷花訴說著內心的孤獨和煩悶時,王老師的感覺是如此敏銳、如此細膩又如此敞亮,一句 “誰想跟這朵荷花交朋友”,仿佛暖日冬陽化開了孩子心靈的冰凍;一句“不孤獨,孩子,不孤獨。你有朋友,瞧!他們都是你的朋友。”更是給這個孩子以莫大的撫慰和真誠的關切。心靈,從此不再孤獨!至少在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