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實錄
【教學說明】
2006年10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和北京東方北師培訓中心,聯合在北京航天二院禮堂舉行“賈志敏、支玉恒、于永正、靳家彥四大名師教學藝術觀摩研討活動”,四位在全國教壇德高望重的小學語文教學名師將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千多位教師交流語文教育藝術、回味語文教育人生。這時,我的師傅靳先生卻因腎病病情加劇而臥床在家,不能出席這次活動。為了保證活動照常進行,總策劃龐玉先生和靳先生商定,由我代先生在活動中做課,還是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而且要我重新設計。這樣安排,一是因為這是靳先生的代表課,二是因為要體現靳先生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正在弟子繼承和發展,三是體現我與靳先生十余年的師徒情誼。我知道,這樣安排,不僅是先生對我的鼓勵,也包含先生對我的信任。
我根據“感悟式教學”的理念和引導實踐、指導練習、誘發感悟相結合的教學過程,重新設計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教學。因為是代師傅上課,所以我選取的教材版本仍是人教版九義教材第十冊綜合復習材料中的版本。10月21日這一天上午,活動如期舉行,簡短的開幕式之后,我走上臺,對著臺下一千多位教師深深地鞠一躬,說:“老師們,今天,本來應該由我的師傅靳家彥先生做課,可是靳先生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出席這次活動。先生要求我代他做一堂課,而且就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F在我謹尊師命。”隨后,我就做了這堂課。也因為是代師傅上課,所以這個課我僅上這一次,此后再也沒上過。
上午的活動結束時,著名特級教師霍懋征、周一貫等均對我的課給予肯定。支玉恒老師認真地對我說:“課上得好,有你師傅的影子,也有你自己的東西。”四位名師之間的關系非常好,三位師伯對我也是愛護有加,我向他們問課時,他們會毫不客氣地提出修改意見,就像對自己的弟子一樣。我覺得,支老師這句話既是評我,也是評我的師傅。
【教材原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過一個很像樣的小村莊。
村里住著幾十戶人家。家家都有一兩把很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墒,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處。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教學現場】
一、初讀全文,練習朗讀,了解故事結構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課書,(板書課題)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我們讀一讀課文,一邊了解這個故事,一邊練習朗讀。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