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實錄
生:這里“大量”這個詞說明他們不是適量地砍,而是砍的樹木很多,當成柴火燒掉,太過分了。(學生板書:大量)
生:我從“一間間、一棟棟”感受到,每間房子都要燒柴火,房子越多,冒出的柴煙越多,砍的樹也就越多。
師:你把前后兩個分句之間的聯系建立起來去感受,真好。
師:(出示文字投影片:①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了。②還有大量的樹木被當作柴火燒掉了。)同學們的語感很敏銳,你對比著讀,想象一下第一句話描繪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覺得,大量的樹木被當作柴火燒掉,太可惜了。
師:為了燒火做飯燒掉大量的樹木,太不值得了。
生:我對比著讀發現,上面的句子讓我感受到那個柴煙消失的樣子,覺得很可惜;而下面的句子就沒有這種感覺。
師:對了,下面的句子只是敘述,上面的句子是形象地去描寫,你讀起來感受就很強烈。這個句子還寫出砍樹是天天進行,因為生火做飯是每天都要進行的。我們一起來讀一下上面的句子,感受小村莊的村民是怎么砍樹的。
(生齊讀這段話。)
生:我找的是第四自然段:“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靠著鋒利的斧頭生活,就是靠著砍樹來生活,就是他們生活中總要砍樹。
師:砍樹已經成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生:我補充一點。“鋒利的斧頭”這個詞語,讓我感到他們砍樹時,對樹木毫不留情,以砍樹就倒下了。我讀這心里就特別難受。
師:看到“鋒利”一詞,你有這種感受,這是多么的可貴。
生:我也補充,他們每天都大量的砍樹,就靠這個,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師:(出示文字:“不管……,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想一想:人們只管砍樹過日子,有哪些現象人們視而不見?
生:山坡上出現裸露的土地,他們根本不在乎。
師:土地裸露,他們根本不管。你來造這個句子:“不管……,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生:不管山坡上裸露的土地有多少,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生:不管柴煙怎么污染天空,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生:不管山坡上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幸福安康。
師:是幸福安康嗎?看課文原句“日子過得還都不錯”,體戶體會,怎么理解?
生:天空被污染,土地被裸露,樹木被砍伐,這不可能是很好的生活,只能說是還可以。
師:對,課文沒說他們日子過得不錯,而是在不錯前面加了一個字“還”,你再讀,味道就不一樣了。表示什么?
生:還都不錯,表示他們的日子一般般。
師:你再讀這句,體會體會。
生齊:“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生:我覺得,村民只管砍樹,不去種樹,毀掉了小村莊。
師:說得好。我們在看課文的三四兩段。(出示課文三四自然段文字)剛才,我們把這兩段聯系起來體會。發現,看到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他們管嗎?(不管)看到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他們管嗎?(不管)看到柴煙污染天空,他們管嗎?(不管)他們只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