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實錄
生:只管過自己的日子。
師:這樣聯系起來閱讀思考叫“品讀”。還有什么感受,繼續說。
生:我讀第二自然段:“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我覺得,他們砍樹很隨便,很隨意,一點不覺得可惜。(學生板書:很隨意。)
生:我體會,“誰家想蓋房”,誰愿意蓋房就可以去砍樹,誰愿意造犁就可以去砍棵樹,很隨便,亂砍樹。
師:隨意砍伐,一點計劃都沒有,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生:叫“亂砍濫伐”。(學生板書:亂砍濫伐)
生:我該他們補充,我覺得,他們感到砍樹是毫不猶豫的。
師:體會得好。你體會這個句子,“想蓋房、想造犁”和“就拎起斧頭”中間有沒有空隙,又沒有猶豫?
生:沒有。一想了馬上就砍,而且沒有想一想后果。
師:都形成了一種生活習慣了,形成了一種生活的方式了。你們這樣讀課文,品味出自己的感受,在讀課文的時候,把我們的感受再放入課文中去,課文的內涵就豐富了,我們的課堂也就豐富了,是誰豐富了課文、豐富了課堂?是你們,是你們的品讀。
小結:
師:(手指學生寫下的板書)你們認為小村莊村民,世世代代不間斷地砍樹,很過分地砍樹,隨意砍樹,亂砍濫伐,這樣毀了小村莊。(看到學生講“濫”字寫錯)“濫”字怎么寫?誰來寫給大家看。
(一生上來寫下一個大大的“濫”字。)
師:(指導學生認識“濫”字,齊讀“亂砍濫伐”一詞。)
3.品讀結尾,感受村莊被毀
師:這樣的砍伐小村莊能不消失嗎?我們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生齊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師:(出示文字:①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處。②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處。)讀一讀,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句話“小村莊”后面有一個逗號。
師:有逗號一般就要停頓。聽老師讀。(范讀這句話。)中間那個停頓,讓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起小村莊的村民,為他們擔心。
(指導朗讀這句話。)
師: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生:“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師:“什么都沒有了”后面一個破折號,解釋都是什么沒有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還有嗎?(沒有了。)各式各樣的工具還有嗎?(沒有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嗎?(沒有了。)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師:老師有個問題,“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已經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了,可是后面還要寫“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有必要嗎?
生:沒必要,這樣寫就重復了。
生:有必要,這是強調。強調就是因為這個鋒利的斧頭,所以小村莊被毀滅了。
師:這里的“鋒利的斧頭”代表了什么?
生:代表村民們的亂砍濫伐、只砍樹不管種樹的行為。
師:這是在告訴人們,小村莊被卷走了,村民們那種亂砍濫伐、只砍樹不管種樹的生活方式也宣告結束,這樣生活只能管一時,不能持續長久。
(指導學生讀好最后一段話。)
三、設置情境,表達認識
師:原先的那個美麗的小村莊沒有了,河坡上空空蕩蕩。后人為紀念這件事,要在這片空曠的河坡上立一塊木牌,上面要寫一句話,讓所有經過這里的人看到這句話,引發思考,為之震撼。這句話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