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① 自由讀句,問:你讀懂了什么?(生可能答讀懂了人們想砍樹就去砍了,很隨便。)
② 問: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a、“拎”:
如學生直接講明原因,則:你抓住了這個“拎”字,體會得多么細膩!
如學生未能講到“拎”:則教師引導:你能給它換個詞嗎?(“拿、抓、撿”等等)
這么多詞都可以,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個“拎”呢?
“拎”起斧頭更能說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指名讀。
b、“誰……誰”:你能給這些“誰”取取名字嗎?
c、“一棵一棵”:指名讀(你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師的心上!)
⑶ 師引讀:不管是誰,不管什么原因,村民們都能隨隨便便地砍樹,想砍多少就砍多少。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① 你覺得他什么地方讀得最好?(可能為“一年年一代代”、“不斷”、“裸露”等)
從兩個“不斷”中你體會到什么?
“樹木隨著時間不停地減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擴大”。
指名讀。
② 師:一年年,一代代,小村莊里的變化就只有這些么嗎?(不是)從哪看出來?(省略號)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們,從這六個小點兒里我們望過去,再望過去,你看到了什么?
(空氣不斷被污染,河水不斷變黑……)
③ 師:在人們不斷揮舞手中的斧頭的時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綠色的樹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無情地吞噬曾經茂密的森林。(邊說邊出示樹木被破壞的組圖)
⑷ 師:就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那個雨水奇多的八月讓村民們永生難忘!
出示:“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孩子們,讓我們來看看這句話。
① 問:“大雨沒喘氣兒”是什么意思?從哪兒可以看出大雨沒喘氣?你能把“沒喘氣的大雨”讀出來嗎?
大雨接連不斷地下,一刻也沒停。 “……下了五天五夜……”
② 讀了這些詞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聽到了什么聲音?
(可能回答:人們呼救的,嬰兒啼哭的,洪水沖擊的咆哮聲……)
③ 課件播放課件(洪水咆哮)
④ 讓我們一齊來經歷那個八月,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齊讀。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一場洪水過后,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
1、讀第5自然段。
2、師:“什么都沒有了”,沒有了什么呢?(出示:__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_沒有了……的句式,指名說)(從課內的到課外的)
3、師:各式各樣的工具(沒有了),應有盡有的家具(沒有了),優美的環境(沒有了),眼前不錯的生活(沒有了),人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家園(沒有了),就連許多鮮活的生命也(沒有了),什么都_____(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