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4、師:孩子們,再讓我們回頭來看一看早先的小村莊吧。山上的森林是那么_____,村前的河水是那么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空氣是那么____!
而此時此刻,卻什么都沒有了。
5、出示后半句: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6、指名讀。齊讀。(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這什么都沒有的心情吧!)
7、師:現在你再來看看,這到底是一把什么樣的斧頭?
(生可能答:“鋒利的、害人的、破壞環境的、瘋狂的……”教師隨機板書)
(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否認前面的幾種說法,教師隨機擦去。)
如學生沒有否認,則教師引導,“現在,它還是一把致富的斧頭嗎?”教師擦去先前的板書。)
小結:師:正是這把曾經給村民們帶來幸福和財富的斧頭,如今卻毀掉了這一切。
正是這把斧頭把原本美麗的小村莊,變得“什么都沒有了”!(教師板書“美麗”和“什么都沒有了”)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6、學生觀察板書,思考討論:
師:孩子們,請你看看這把斧頭,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⑴ 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⑵ 全班交流:
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如果這把斧頭(人們)不是亂砍濫伐,原本可以為村民們帶來財富和幸福的生活。
(老師覺得你真了不起,你還知道,只有過度的砍伐才會造成災難!)
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怪斧頭,錯就錯在村民們不該用斧頭砍那么多樹!
(你真厲害,能夠看到表面背后的原因!)
早知道這樣,村民就不該亂砍亂伐。
(我聽出了你對他們表示惋惜的同時也對他們進行了譴責。)
應該邊砍邊種,砍得少種得多,就不會被洪水沖走了。
(多有遠見呀!多好的建議啊!請你一定要把這個建議告訴幸存下來的村民!
如果村民們吸取教訓,一定能讓美麗的小村莊再次回來!
(我相信經過你們一年年一代代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夠再見到那個美麗的小村莊!)
(世界上多幾個你這樣的環保專家,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麗!)
……
四、布置作業
老師想給大家布置一項作業,請你想一想后來小村莊又會發生什么故事,接著課文來寫一寫《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
【板書設計】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什么都沒有了
( )的斧頭?( )的斧頭
【教學反思】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非常慶幸能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和這么多的老師和前輩們一起在這里學習交流。下面我想說一說自己對這堂課的理解和設計時一些的思路和構想。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后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文章語言樸實,寓意深刻,讀后耐人尋味。
當我接觸到這篇課文的時候,我既震撼于故事的那令人痛心的結尾,同時又深深地為它那精練而發人深省的語言文字所吸引。我覺得,這并不是一般的閱讀教學,還得讓孩子更深一層地體會到文章包含的韻味;但同時,這更不同于思想品德課,不能把所謂的環保意識強加給孩子,而只能在語言文字的閱讀中去體會和思考。所以,我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就期望使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起來,創設朗讀和感悟的情境,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把語言訓練與學生心靈的感悟融為一體,使嚴謹而扎實的語文學習的同時也具有審美性和趣味性。正是這樣的思考使我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了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