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課文的第四、五、六自然段就圍繞這兩種不同的情況進行了具體的說明。“大豆和玉米是一對好鄰居;棉花特別歡迎大蒜在身邊。”
“黃瓜討厭西紅柿,喜歡菜豆角做伴;鈴蘭花和丁香花勢不兩立,而喜歡勿忘我作鄰居。”“谷子與水果長時間在一起,谷子霉爛而水果干癟。”你看,不光植物之間有感情,就連植物的果實之間也有感情。
植物之間為什么會有感情呢?文章第七自然段回答了這一問題,這是由于植物有一種生長的本能:
1.汲取自己所需要的養(yǎng)料,排斥對自己生長不利的因素。
2.外界的能量對植物新陳代謝有影響。這一部分講的是植物有感情的本質(zhì),與前面講的植物有感情的表象是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
文章從表達上,運用了列舉數(shù)字、舉例和比較的說明方法,介紹了植物神奇有趣的“感情”,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十三個要求會寫的生字。了解“萎靡不振”、“和睦相處”、“勢不兩立”、“新陳代謝”這些詞語的意思,掌握“曲”和“給”多音字的用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讀課文的同時,了解植物神奇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們了解植物神奇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媒體:
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guān)資料,了解植物生長方面的有關(guān)知識及植物之間相互影響的事例。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揭課導入:(板書課題:植物的“感情”)師:“同學們,人有感情,其實植物也是有感情的,只是它的表達方式與我們?nèi)祟惒煌阒滥切┲参锸怯懈星榈模俊保▽W生交流課下搜集的資料)
2.師:讓我們共同走進課文去看看植物“神奇”、“有趣”的感情吧!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含羞草”、“丁香花”、“貨輪”、“棉花”可以借助圖片幫助理解;
“迅速”、“較淺”、“討厭”、“競賽”可以通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自己理解;
如:“恰恰”一詞可以讓學生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進行換近義詞的方法幫助理解;
如:“促使”、“供給”可以結(jié)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另外學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如:“萎靡不振”、“和睦相處”、“勢不兩立”、“新陳代謝”、“干癟”、“霉爛”“窒息”等放在文本中理解。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只有讀正確、讀通順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邊讀邊畫出自己感興趣的語句。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看法。
3.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進行交流,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引導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交流,也可讀書中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