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難點:理解教科書為什么珍貴是本課的難點。
課時安排:二課時
課前準備:
老師:投影片。
學生:搜集有關的背景知識。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簡介背景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珍貴的教科書》這一課。[板書課題]
師:什么是“教科書”?
生:就是課本。
師:“珍貴的教科書”和“教科書”意思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教科書”前加了“珍貴的”三個字,說明這教科書是很貴重的。
生:說明這教科書是很寶貴的。
生:說明這教科書是很有價值的。
師:課文里講到的教科書為什么如此珍貴呢?
每到開學,我們都會發新的教科書,可是在戰火紛紛的年代里,拿到一本新書是多么的不容易!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1947年的春天,蔣介石反動派為了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對強大的敵人,黨中央毛主席采取了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于3月份主動放棄了延安。延安小學也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今天咱們就來看看當時孩子是怎么樣在艱苦的環境中來學習的吧。 需要補充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1.讀題、解題。怎樣才算得上“珍貴”?(意義不尋常,十分的寶貴的)
2.學生自由讀,邊讀邊勾畫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
3.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課文是圍繞著什么寫的,都寫了幾方面的內容?邊讀邊填寫下面的空:
“我們渴望得到教科書”→( )→( ) →教科書和指導員的話激勵“我”前進
三、細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讀課文,你找出了哪些地方能體現教科書的珍貴?
1.四人小組一起討論一下,找一個代表匯報。
2.你認為是哪一段,讀出來,讀出自己的感受;也可是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匯報,引導學生感悟:
(1)在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同學們學習條件非常艱苦,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讀出你的感受。
(2)思考:強調“沒有書”是“最困難的”,和“珍貴”有什么聯系?
(3)印書用的紙是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還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和“珍貴”有什么聯系?
小結:延安小學的學生沒有教科書,這是他們學習上最大的困難。因此,他們急切地盼望著能得到教科書。印書用的紙是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還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要讀出自己的感受。
(4)因為這教科書是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珍貴。
(5)書浸透了指導員的鮮血,每當我看到這鮮血染紅的書時,就會想起指導員說的話,指導員說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就怎么讀。
小結:所以課文的題目不能叫《一捆教科書》,而應該叫《珍貴的教科書》,它是用生命換來的呀。
四、訓練表達。
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請你用“因為……所以……”說一說。
五、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通過閱讀知道了教科書的珍貴,誰說說體現在幾個方面?
學生回答(列出預設的回答)
二、創設情景,進一步研讀課文。
(1)50多年前的延安小學,是那樣的困難,再來讀讀課文的有關段落,你有沒有心新的發現?這些困難中哪一個是最困難的?(出示句子:沒有……就……最困難……只能……)
我們說困難不只是缺這少那,還有敵人的炮火硝煙,再體會體會,讀出你的感受。生讀,教師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