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思考并理解媽媽告訴孩子的道理,體會母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誘的親情。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談話引入
剛剛看到《金色的蒲公英》這個題目時,你想到了什么?
那么這篇課文,到底講述了一件什么事,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暢所欲言。
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二、初讀課文,理清時間線索,把握課文的來龍去脈。(第一課時)
師: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掌握生字讀音的同時思考:“我”在念小學的時候經歷了一件怎樣的事?(用最簡短的語言概括出來)
2.讀完課文后和你剛看到題目的想法一致嗎?說說你的想法。
3.檢查學生認字情況:會讀并能組詞,講解學生易錯的字。利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惟一、滾瓜爛熟、委婉、振作、會心等詞師生共同解決。漫不經心、意味深長、可放在分析課文中去理解。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課文。
讀懂詞語,為下一步分析課文打下基礎。
讓學生理清時間線索,并能夠準確地把握課文內容的來龍去脈。
三、深入讀文,品詞析句,從細微之處體會字里行間的濃濃愛意。(第二課時)
1.回顧上節課的內容: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再讀課文并思考:
①課文中“我”的心理發生了許多變化,勾出來并讀一讀,說說“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②媽媽是如何幫助我的?獨立思考,并在班內交流。(提示:假裝要拔掉蒲公英,從而開導我:每種花都以自己的美麗帶給我們快樂,不是每個人 ③媽媽是如何幫助我的:假裝要拔掉蒲公英,從而開導我:每種花都以自己的美麗帶給我們快樂,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丟臉的事。
3.文中哪些詞語或語句能讓你體會到濃濃的愛意。
①在“微笑、唯一、慈愛、意味深長、不厭其煩”等詞語中體會到母親對孩子的愛,朗誦相應的語句。
②媽媽漫不經心地彎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實是別有用心。(理解詞語漫不經心)
③媽媽不是直接給“我”講道理,而是通過養花的事來教育“我”,體會媽媽對孩子的良苦用心。
4.分角色朗讀對話。注意語氣
這是一個發散性話題,要尊重和及時肯定學生的個性化認識,只要能就相關的語句談出自己的體會就可以了。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長聽 對課文內容進行復習,同時是一次和家長之間的口語交際。
五、指導書寫
1.“勵”可以跟“厲、歷”對比學習。
2.“練”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寫成東。
3.“肅”字的筆順應注意
《巨人的花園》 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文7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中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勾畫重點語句,情感朗讀,抓住文中巨人砌墻與拆墻后花園情景,巨人砌墻和拆墻后態度和感覺進行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2.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以更好的體會課文主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體會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在生活中學會寬容,學會分享。
2.由課文故事引發開去,教育學生在生活中不僅要懂得與他人分享快樂,更要懂得與他人分擔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