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全單元教學設計
2、第(3)題:運用畫垂線的方法畫長方形、正方形。畫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想一想: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邊畫邊介紹畫法。
同學們在本上試畫一個邊長為3厘米的正方形。教師巡視指導。
四、全課小結
1、什么情況下兩條直線互相垂直?什么叫做垂線?兩條垂線的交點叫做什么?
2、從直線外的一點引向這條直線,可以畫多少條垂線?什么樣的線段最短? 3、什么叫做距離?
五、布置作業:練習十一第6、7、8題及練習冊相應練習。
畫平行線、畫長方形
4、3: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意義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夠正確畫出底所對應的高。
●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意義及特征。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幾何圖形,觀察一下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特點?
在明確它們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基礎上概括出: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是四邊形。
教師提問:我們學過哪些四邊形呢?
學生舉例:說說哪些物體表面是平行四邊形?
教師出示下圖,讓學生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
(二)學習新課
1.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意義.
首先出示一組圖形;
教師提問:這些圖形是什么形?它們有什么特征?
(1)看到這個名稱你能想到什么?(板書:平行、四邊形)
教師提問:你認為什么是四邊形?你學過的什么圖形是四邊形的?
(2)動手測量
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檢驗一下,每個圖形的對邊怎樣.
其余學生用三角板檢驗課本151頁3個圖形的對邊.然后再用尺子度量一下第組對邊的長怎樣.
(3)抽象概括
根據你測量的結果,能說說什么叫平行四邊形嗎?
小組先討論,再讓到黑板上測量的同學說出檢驗與測量的結果,從而引出平行四邊形的確切定義.(板書: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教師強調說明:只要四邊形每組對邊分別平行就能確定它的兩組對邊相等,因此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
(4)反饋:判斷下面圖形哪些是平行四邊形?
演示課件“平行四邊形”出示反饋練習
2.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和特性
(1)教師演示
教師拿一個長方形木框,用兩手捏住長方形的兩個對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導學生觀察兩組對邊有什么變化?拉成了什么圖形?什么沒有變?
學生明確:兩組對邊邊長沒有變,變成了平行四邊形,四個直角變成了銳角和鈍角。
(2)動手操作.
學生自己動手,把準備好的長方形框拉成平行四邊形,并測量兩組對邊是否還平行.
(3)歸納平行四邊形特性.
根據剛才的實驗、測量,引導學生概括出: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板書:易變形)
(4)對比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不容易變形.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不同,容易變形,也就是具有不穩定性.
這種不穩定性在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你能舉出實際例子來嗎?
(如汽車間的保護網,推拉門、放縮尺等.)
3.學習平行四形的底和高
(1)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教師邊演示邊說明:
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2)找出相應的底和高 繼續演示課件“平行四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