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全單元教學設計
通過檢查測量使學生明確:有一組對邊是平行的,但長度不相等,另一組對邊不平行.
(3)概括梯形的定義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板書)
2.認識梯形各部分名稱.(演示課件“梯形各部分名稱”)
結合圖形說明,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的底,根據圖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習慣上上底畫得短些,下底畫得長些.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腰.從上底的一個頂點向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線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畫法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中高的畫法相同.
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畫高?
引導學生明確:梯形的高只能從相互平行的兩條邊中任一邊上的點向它的對邊畫垂線.
再想一想:你怎樣區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3.教學等腰梯形
(1)教師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對折一下,你發現兩腰有什么特點?(兩腰相等)
(2)學生測量
量一量等腰梯形兩腰的長度,結果怎樣?(兩腰相等)
(3)概括定義.
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書)它是梯形的一種特殊情況.用圖表示:
繼續演示課件“梯形”出示關系圖
4.四邊形的關系
分組討論:根據對邊平行的情況,你可以把四邊形分成幾類?每類各有什么圖形?
引導學生明確:根據對邊平行的情況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兩組對邊平行,其中包括有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另一類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
(三)鞏固練習
1.用釘子板圍成不同的梯形
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為3高為3的梯形
2.用七巧板拼梯形.
(1)用兩塊拼一個梯形(2)用三塊拼一個梯形
3.繼續演示課件“梯形”出示練習
小組討論:我們學過的四邊形有著密切的關系,你能看圖說出它們的關系嗎?
4.找出下圖中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每種圖形有幾個?
(四)質疑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梯形的定義及各部分名稱和認識特殊的梯形)
2.對于今天所學的知識大家還有什么問題?
鼓勵學生質疑、解疑
(五)布置作業
1.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畫出下面梯形的高.
教學反思
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因此,本節課我讓學生把自己制作的長方形框架拿出來拉動后可以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引入新課,激起探究的興趣。在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時,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的框架,比較一下,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再引導學生觀察平行四邊形,歸納、概括平行四邊形的特征。讓每個學生都有觀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機會,提供給學生一個廣泛的、自由的活動空間。當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在探索中初步發現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學生學得非常積極主動:數學教學活動要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數平行四邊形時,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觀察,主動探究規律,滲透有序思維的方法。整節課從實際出發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突破了教學的難點。以上認識平行四邊形的教學過程,學生學得積極主動,不僅參與面廣,熱情高,而且培養了學生獨立探討問題的能力和全面觀察問題的思維方式。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的精彩之處在于有效地引導了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合作、交流的成功,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不足:課中的練習量還是不夠,可以多做些練習突出平行四邊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