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例5)
學生小組討論——得出結論:不對。舉例說明:42+(612)-4
(42+612)-4
3、對比辨析,加深理解。
觀察我們做過的這三道算式(42+6)12-4、
42+6(12-4)、
42+(612-4)
其中的數、運算符號以及它們的排列順序都一樣,而且都只加了一個小括號,為什么計算的結果都不一樣呢?
生:小括號的位置不同,運算的順序也就不同,結果也就可能不一樣。
師:那我們在做計算時,應當注意些什么?
生1:計算的時候不僅要看清數和運算符號,還要看清小括號的位置。
生2:先確定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計算時還要細心,不要算錯了。
師:你們覺得在做混合運算時,什么是關鍵?
生:理清運算順序是關鍵。
五、變式,熟練“法則”
師:現在我們就來抓住關鍵進行練習,敢不敢接受挑戰?
出示題1.根據算式選擇合適的運算順序。
(1)(600÷10+120)5
a.除→乘→加
b.除→加→乘
c.加→除→乘
(2)136+2530÷10
a.乘→除→加
b.除→乘→加
c.乘→加→除
師:友情提醒,先思考,再慎重選擇。
師:運算順序掌握了,計算就成功了一半。
2、出示題(2)下面的式題,你能正確合理地計算嗎?
26+(1460-30) 26+14(60-30) (26+14)(60-30)
3、出示題3:你能根據提示選擇正確的算式嗎?
a.(300-120+25)4
b.300-(120+25)4
c.300-(120+254)
4、學校食堂買來大米850千克,運了三車,還剩100千克,平均每車運多少千克?
(1)請兩位同學來讀題,其他同學來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分析數量關系,列式解答,說說算式每一步的意思,再說說運算順序,看看算式意思是否跟運算順序相符合。
5、提高題:在下列數字中間添上適當的運算符號和括號,使算式成立
(1)3 3 3 3 3=7
(2)5 5 5 5 5=10
第二小題看時間決定是否出示。
六、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七、教學設想及反思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結合具體四則混合運算式題,總結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2、使學生再一次認識小括號的作用,進一步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3、使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后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總結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體會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教學設想。
本課時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五課時的教學內容。本單元的第一個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這也是要求學生掌握的最基本的學習技能。在前面4節課的學習中,教材創設“冰雪天地”游樂園中的4個實際問題,讓學生經歷尋找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學得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一些技能,初步掌握了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從實際問題中學生也越來越明白為什么要先算乘除法,為什么必須要加一個括號等問題。到本課時,教材意圖是對前幾節課進行一個階段性小結,進一步明確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的重要性及總結運算規則。
所以,這一課時知識難度并不大,加之學生通過前面幾年的計算課的學習,他們已經完全能夠實現知識的自我遷移和類推。但是個人認為,數學的學習應該不只是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數學情趣的激發,數學思維的培養,數學文化的熏陶都應融入到平時的教學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