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變換》課堂實錄(第四稿)
師:同桌互相說說旋轉過程。
師:誰來說一說?
生:圖形a繞中心點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形成圖形b。
師:你們同意嗎?
生:不同意,應該是順時針方向旋轉。
師:誰來說?
生:圖形a繞中心點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形成圖形b。
師:我們來看看對不對呢?(課件播放旋轉過程。)
師:和你們的旋轉過程一樣嗎?
生:一樣。
師:拿出第三個圖形,同桌合作,看如何形成圖形b?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師:誰來說一說,圖形a如何形成圖形b?
生:圖形a繞中心點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形成圖形b。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請看旋轉過程。(課件播放旋轉過程。)
師:好,下面看第四道題,看看如何形成圖形b。
(同桌合作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說一說?
生:圖形a繞中心點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形成圖形b。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課件播放旋轉過程。)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生:我們學習了圖形的旋轉。
生:我知道了旋轉的方向有逆時針方向和順時針方向。
生:圖形的旋轉都圍繞一個中心點。
生:我知道了一個基本圖形通過旋轉可以形成美麗的圖案。
師:今天,我們研究了圖形的旋轉,知道了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可以制作出美麗的圖案,在旋轉的過程中,一定要確定好中心點、旋轉方向和角度,希望大家能自己選一個基本圖形去旋轉制作美麗的圖案,相信你會成為設計師的,加油!
四稿試講后反思
今天,我進行了第四次試講,仍然是借班上課,可是效果與前一次相比,還是有著不同之處,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有以下亮點:
1、設置問題,引導思維。
一個好的數學問題,既能揭示課堂的教學內容,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節課設置了一個個的問題,把知識點串聯起來,以引導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了圖形的旋轉的特征及其應用,從而完成了本節課的知識目標。
2、自主探究,訓練思維。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不能把知識的結果強加給學生,不能單純地只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果,而應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因此,在本節課中,我著重突出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特點,尤其在難點的突破過程中,更是充分展示了學生個性化的思維過程,這種自主探究的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
3、動態演示,激活思維。
課件制作較好,形象、生動,能為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更大程度的拓展。
反思這節課,仍然存在不可避免的問題:
1、試一試的二題,仍然沒有在課堂上畫一畫。看來,在時間的分配要做思考了。
2、課堂中還是讓學生說得少了,應該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再說一說,訓練學生用數學語言敘述圖形旋轉過程的能力,從而達到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的目的。
在第五稿設計中,我更要慎重,將存在的問題一一解決,我相信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聽過高老師的課,我覺得高老師還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1、教師在演示時,一定注意讓全部學生都看清楚老師的手勢。
2、當學生敘述旋轉過程,教師手中的指揮棒應隨著學生的敘述在課件上活動。
看完實錄我覺得老師在指導學生的說上還要下功夫,問學生的小問題有點多。如:讓學生完整地敘述指針的旋轉過程。 這一環節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是說出來,但是費時,第一個學生回答時老師就應該指導他說完整。為解決其它問題節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