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教學(xué)實錄——《魚游到了紙上》
生:靜靜地看,就是專心致志的看。
生:就是一心一意地看。
生:就是聚精會神地看
師:從“靜靜”,有人讀出專心致志,有人讀出聚精會神,你——感受到了嗎?用心讀——
師:你去看過金魚嗎?你跟青年的看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我是走馬觀花地看,但是青年卻是專心致志的。
生:我會邊看邊玩耍。
生:我可能是三心二意的。
師:但是那位青年是怎么看的?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這樣的看叫靜靜地看、專心致志地看、全神貫注地看。
師:這樣靜靜地看了多久?
生:“他告訴我,他學(xué)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師:誰留心了“一年多”、“每個星期”、“一整天”、“常常”……
生:我算了下,他這樣靜靜地看了六十多天啦!
師:什么叫每個星期天?
生:每個星期天都到現(xiàn)場看魚。
師:不管嚴寒酷暑,每個星期天都在看魚。這是個春光明媚的星期天,青年(讀)——他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這是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青年——“他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這是個秋高氣爽的星期天,青年——“他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這是個寒風(fēng)凜冽的星期天,青年——“他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他動搖過嗎?——沒有。間斷過嗎?——沒有
這是持之以恒地看、專心致志地看,看地忘了吃飯、忘了時間。
生:到了癡迷的狀態(tài)。
生:到了忘我的境界。
師: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忘了吃飯,忘了時間,忘了自己,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這就是——靜(板書)
靜是專心致志,是持之以恒。
游到紙上的僅僅是魚嗎?
生:有青年的心血、有青年的汗水,有青年的心。
師:是啊,心靜了,還有什么事做不成的呢。(板書——心靜)
反思:靜得精彩,靜得深沉。
沒想到王老師拋卻了傳統(tǒng)的對于教材的解讀:青年人“身殘志堅”的教育主題,緊緊抓住“靜”字,對文章解讀回歸了心與物游、寧靜致遠的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母題上,讓平淡無奇的文章一下子豐盈起來,充滿了文化的意味。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
正是這樣靜靜地看、持之以恒地看才會有靜靜地畫,胸有成竹地畫,從靜靜中教會學(xué)生在各種變化和誘惑中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堅定不移去努力,甘于寂寞,保持清靜圓滿心態(tài)不停追求。這就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是啊,心靜了,還有什么事做不好呢?